雖然明朝的言論比較自由,甚至都出現過不要皇帝的言論,但是,不是非常特別的人,是不會去挑戰時代底線,更不會去挑戰律法底線。


    哪怕李文貴以後是皇帝的舅舅,有些事情,他也要注意才行。要不然,以明朝禦史的瘋狂度,被他們抓住把柄的話,絕對會瘋狂咬,這可是刷名聲的好機會!


    因此,李文貴對於書社這塊,同樣是有底線,那就是遵守《大明律》。


    呂秀才被李文貴這麽一嗬斥,頓時有點嚇到了,連忙解釋,說不是寫香豔低估情節那種。


    李文貴聽了,這才點點頭鼓勵道:“你本身就是在他們做過事情的人,知道那些事可以碰,那些事不能碰。過個幾年,我們書社名聲出去,知道的人多了,盯著的人也會多。所以,一定不能授人口實,遵紀守法是必須的。”


    呂秀才聽了,連忙稱是。


    通俗小說,往往是會引領風潮,對於社會風氣的影響,其實是很大的。


    因此,李文貴還是會把握作品導向,至少是正能量那種。雖然呂秀才說得對,寫那種香豔的情節,絕對有人會買,但是他不想賺這個錢。


    就這麽一個小插曲之後,別的就沒什麽事了。


    李文貴的這些學生,大都是有底子的,經過一個多月的培訓,了解網絡小說的寫法,大概半個月之後,匯總起來的短篇故事,大概接近七八十個了。


    李文貴就從中挑選了五十個短篇故事,讓錢掌櫃去印了一百多冊,丟出去試試水。


    吳承恩,呂秀才等五個人,也已經進入寫大綱的步驟,開始著手長篇故事的準備。


    至於徐謂,他的三國大綱都已經寫完,在進一步完善人設,估計十二月就可以嚐試連載了。


    到十一月中旬,李文貴在看了徐謂帶迴來的裕王府那邊的學習進度之後,感覺和他預估的進度差不多,有幾個人也到了可以寫大綱的地步。


    因此,這一天,李文貴便決定親自去裕王府一趟,針對每個合格的人,和他們談談,定製個性化大綱。


    臨近中午時分,李文貴和徐謂坐在書社馬車上前往裕王府,順便,他們兩人在這裏討論徐謂的大綱。


    在李文貴看來,徐謂的才華擺在那裏,更有熟悉軍事的優勢,因此,李文貴就建議,徐謂的長篇三國小說,就往細裏寫,這樣能讓人感覺真實。


    徐謂聽了,向李文貴提出一個問題道:“恩師,往細裏寫的話,對於三國時期的一些資料,要了解更多一些,不知道從哪裏去查好了!”


    李文貴聽到這話,也是點頭。


    在後世的時候,他寫穿越小說,如果要查資料的話,動動手指頭就行,最多是有些資料要付費,獲取資料的成本,那是非常低地。


    但是,在這個時代,要想獲取知識,根本沒有互聯網可用,得去打聽誰家藏書多,是否有自己想看得書,再去和主人商量,能否借閱等等。


    因此,稍微冷門一點的書,在書鋪買不到的話,那就真得讓人著急。


    於是,李文貴便開口說道:“這樣,就由書社出麵,修一個藏書閣,就在書友會那邊好了,我們書社的人可以借閱,書友也可以借閱,算是書友讀者的一個福利。”


    這個時代,買書的人都是讀書人,給他們這樣一個福利,不用說,更能吸引他們買正版書了。


    李文貴說到這裏,就是有點感慨道:“隻是收集各類書籍,是需要時間的。還是得慢慢來才行。”


    聽到這話,徐謂便立刻向李文貴提議道:“恩師,宮裏是有一套《永樂大典》的,隻要能抄一份出來,那就是最全的藏書閣了!”


    一聽這話,李文貴不由得大喜,連忙說道:“對啊,我都忘記了,是有《永樂大典》的啊!”


    由永樂皇帝下旨編撰的《永樂大典》,是一部集中國古代典籍於大成的類書。全書卷,冊,約3.7億字,匯集了古今圖書七八千種。宗旨是“凡書契以來經史子集百家之書,至於天文、地誌、陰陽、醫卜、僧道、技藝之言,備輯為一書。


    什麽是最全圖書館,這便是最全圖書館了!


    如果李文貴沒記錯的話,嘉靖皇帝就怕正本損壞,因此有抄錄了一份,叫做嘉靖副本。


    這正本和副本,如今都藏於皇宮之中。


    不過李文貴和嘉靖皇帝沒交情,但是裕王登基之後,那可是他姐夫了,還有萬曆皇帝,更是他外甥。


    這兩個皇帝,不管是那個,他都有足夠的理由讓他們答應,給他抄錄一份出來。甚至他還可以給錢,也沒問題的。


    不對,不用給錢。


    隻要裕王登基,給裕王說,抄錄一份出來,不但是為了傳播國威,而且也是為了書社的編輯寫出更多賣錢的書,裕王府可是書社股東,他能不答應?


    把《永樂大典》抄錄出來,天下讀書人都能受益,誰會反對?


    皇帝和天下讀書人都不會反對,就是書社要出抄錄的人力和錢財,李文貴是願意的。


    這個事情,就這麽定了,如果曆史不出現偏差的話,就還有三年時間,裕王就是隆慶帝了!


    這麽想著,李文貴有點感覺熱血沸騰,他是真希望這部承載了華夏文明的巨著,能完整地保存下去。多抄錄一份,就多一份保存的希望。


    於是,他便對徐謂說道:“我會努力把《永樂大典》抄個副本出來,不過這需要書社壯大,才能有這個實力。”


    徐謂聽了,不由得大喜。在他看來,隻要李文貴同意了,那這事就有希望,說不定能成!


    一想到他有生之年能看到《永樂大典》,他也興奮了。


    不約而同地,兩人便暢想起《永樂大典》的內容,光隻是想想,就讓他們神往了。


    以這個時代的書寫習慣,都有3.7億字,那該有多少內容啊!


    他們正高興著呢,忽然發現馬車慢下來了,徐謂看了下外麵,發現被堵在城門口這邊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明朝,從最窮國舅開始種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叫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叫天並收藏穿越明朝,從最窮國舅開始種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