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貴也是好奇,便探頭看出去。


    就見官道兩邊,擺滿了賣柴火,煤炭的人,有很多人圍著,把路給堵窄了。


    不過這些地方,離城門又比較遠,守門的軍卒不可能跑這麽遠過來管,就妨礙了來往車輛和行人,因此造成了擁堵,變成了行車緩慢。


    李文貴看得有點好奇,當即開口說道:“上次來的時候,都還沒這情況,現在怎麽這麽熱鬧了?而且不是蜂窩煤更便宜麽,他們為什麽都出城來買柴火和煤餅?”


    他能看出來,那些顧客都是從城裏出來的,並且就他看得這會,還能看到從城裏出來的人加入到買柴火的行列。


    徐謂聽到這話,放下簾子,轉身看向李文貴說道:“恩師已經有半個多月沒來京師了,自然不知曉。”


    說到這裏,他看到李文貴看向他,便給李文貴詳細解釋道:“這天氣越來越冷了,城裏不管是什麽人家,都要取暖。但是恩師可能不知道,京師的蜂窩煤漲價了,比原先的柴火和煤餅價格都要貴。對於富人還沒什麽感覺,但是城中不富裕的,就到城外來買便宜的柴火和煤餅了。”


    聽到這話,李文貴不由得一愣。


    他這段時間以來,都是撲在書社這邊,沒有去管蜂窩煤作坊。


    畢竟蜂窩煤作坊也就那樣,剩下的,都不需要他操心。


    此時聽到了徐謂的話,便有點奇怪地問道:“蜂窩煤的優勢,就是能降低成本,物美價廉才能取代柴火和煤餅。這蜂窩煤為什麽漲價?難不成,是煤炭供應不上,發生什麽事故了麽?”


    說完之後,他感覺又有點不對,因為這城外賣得,可不隻是柴火,也有煤餅。


    如果說是煤礦發生事故,導致煤炭減產的話,按理來說,城外的煤餅,不管是不是同一個煤礦挖出來的,都有可能會受到供需價格的波動。


    另外還有一個,京師和通州相鄰這麽近,如果京師的煤炭價格波動,肯定也會影響到通州那邊。但是,自己迴家也沒聽李偉說過什麽。


    李文貴正在疑惑著,徐謂這邊就迴答他道:“有可能是這天氣太冷,買的人多,所以導致蜂窩煤漲價了吧?”


    他基本上每天匆匆來去裕王府,對於馬車外麵的事情,也是很少關注,也不會比李文貴多知道多少,隻能是根據自己的經驗猜測。


    李文貴聽到他的話,感覺有點道理。


    就蜂窩煤的需求來說,肯定是天氣越冷,需求越大。而京師是天下首善之地,多的是有錢人家,他們可不會在乎燒蜂窩煤的這點小錢,要的就是暖和。


    這需求旺盛之下,價格往上漲,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想到這裏,李文貴隻能耐著性子,坐在緩慢移動的馬車上,對徐謂說道:“有可能是今年蜂窩煤作坊建成太晚了,從明年起,最好在蜂窩煤的淡季就存一些蜂窩煤,等到冬季到來,就有足夠的蜂窩煤可以用。如此,就能平緩價格。”


    說到這裏,他又有點感慨地說道:“蜂窩煤是基礎的民生物資,價格稍微一波動,就會影響……”


    他本來順口就想說居民消費指數的,但是立刻醒悟過來,這詞是後世的,因此,說話間就頓了頓,然後才接著說道:“……窮苦人家的用錢安排,給他們造成生活上的困難。”


    徐謂不要看有絕世才華,但是他也真窮過,甚至最後還是窮死的。


    因此,他對李文貴的話,是深有感觸的,當即附和道:“是啊,窮苦人家,恨不得把一文錢掰成兩文來用。這取暖的花費多了,其他地方就要少用,確實是很影響他們過日子的!”


    聽到這話,李文貴想起通州那邊集市上越來越多的賣兒賣女,心中也不是滋味。


    於是,他心中打定了主意,一會去了裕王府,和姐夫商量個事。


    因為通州那邊的蜂窩煤作坊,裕王府占了五成,李家和陳家分剩下的五成。並且這不像書社股份一樣,裕王府是有決策權的。因此,他準備和姐夫商量下。


    馬車挪啊挪,像蝸牛爬啊爬的,終於挪到了城門口。


    這裏有守門軍卒,道路就通暢起來了。大部分車輛都能順利進城,但是在城門兩側,同樣能看到,有很長的隊伍排在那裏等著入城。


    李文貴通過簾子縫隙看到一些情況,就帶著好奇,掀開簾子看了看,一直到馬車進城了,他才放下簾子,然後有點奇怪地說道:“這些守城的軍卒好像有點奇怪!”


    徐謂剛才在李文貴向外打量的時候,也看過幾眼,因此,他聽到李文貴的話,便問道:“恩師是指那些軍卒不查馬車,卻仔細搜那些一看就沒錢百姓?”


    李文貴聽了,點點頭。按理來說,那些人進城帶違禁品,或者不交稅,一眼就能看出來,反而是馬車等交通工具,帶貨的可能性更高。


    但是,他們就不怎麽查馬車之類的,特別是李文貴這種坐人的車子,更是問都不問,看一眼就讓過的。


    徐謂聽到他的話,臉上出現一絲諷刺之意道:“無非是有錢人家,他們得罪不起,那些窮人,他們就沒什麽顧忌的。”


    聽到這話,李文貴便沉默了。


    這種情況,他能說什麽?對於這個時代來說,那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而已!


    馬車進城之後,速度就很快了,沒過多久,他們就到了裕王府。


    昨天的時候,徐謂過來授課之時就說過,李文貴今天會過來親自上課。


    因此,馮保、陳洪和孟衝這些李文貴學生裏麵地位最高的三位,都搶著在等李文貴了。


    說裕王有交代過,小舅子過來了,就一起用午膳。


    對此,李文貴自然是不會拒絕的。至於徐謂,還沒這個資格,就由馮保他們帶著,另外去用餐了。


    裕王知道李文貴今天來幹什麽,意味著他的那些手下快要可以賺錢了,因此,他的興致很高,午膳上,招待李文貴也很熱情。


    裕王妃和李彩鳳自然也是一起的,就真像一家人一樣,吃得倒也和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明朝,從最窮國舅開始種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叫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叫天並收藏穿越明朝,從最窮國舅開始種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