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大漢的政治中心。盡管它馬上要處於風雨飄搖中了,但洛陽城中的所有人,上至達官顯貴,下至平民百姓,沒有一個擔心,全城歌舞升平。


    洛陽城如此喜慶,因為現在己經到了一年的最後一個月,新年將至,都城更加繁華。


    但還有一個更重要的事,那就是皇上最近很高興。


    皇上高興,臣民們自然高興啊!曆朝曆代,哪一次大赦天下,廣施恩澤,不是皇上高興時做的?


    漢靈帝劉宏自從登基以來,還沒有這麽高興過,因為朝廷一直以來都是內憂外患。內憂就不用說了,他可以不管,但外患他不能不管。


    西涼的羌族一直都不消停,北邊的匈奴也是時而南下作亂。最重要也最嚴重的是新近崛起的鮮卑,動輒是數萬大軍南下,就拿這一次來說,十萬鐵騎,席卷幽州,天下震驚,京城動蕩。


    正在這時,是他,英明的漢靈帝力排眾議,派出了一個十八歲小將丁偉,從北海率三千郡兵遠征幽州。這一決定,眾人都以為是靠並州刺史丁原出兵,當然漢靈帝當時也是這樣想的,不過他沒說出來。


    可正是這個舉動,讓大漢一下子變得無比強盛。


    首先,廣陽太守郭勳傳來捷報,丁偉在薊縣城外,以三千兵馬,大破鮮卑王和連之子騫曼四萬大軍,斬獲三萬,騫曼隻帶領一萬殘軍遁逃,薊縣之圍立解,薊縣以南四郡五十縣鮮卑軍全部北撤。


    這一戰果,讓漢靈帝興奮不已。可是袁隗,楊彪等老家夥說什麽都不信,認為郭勳為丁偉慌報軍功。漢靈帝心裏也明白,這樣的軍功,顯然是擴大了,但擊敗鮮卑肯定是事實呀!鮮卑北撤也是事實呀!他生氣之下,酣然下旨,封丁偉為鎮北將軍。


    這一下,崇德殿中跪倒了一片。


    “陛下不可!”袁隗的頭“啪”的一聲碰到地上,“丁偉隻有十八歲,且隻立了那麽一點功,就封鎮北將軍,這讓那些常年鎮守邊關的將領豈能心服?”


    “太傅大人,我看是你不服吧!”張讓已經看出,皇上這是鐵了心要封賞丁偉,何況,丁偉出征,可是他首先舉薦的,現在他不能不說話。


    張讓的公鴨嗓子隻要在朝堂上響起,眾大臣都感覺非常厭惡,甚至惡心,但卻不敢說什麽,唯有大將軍何進敢和張讓叫板,於是眾人都偷偷看何進。


    “張公公,中常侍不可在殿上議論朝政,此乃祖規,難道你要破了祖規不成?”何進喝問。


    “你……”張讓本想反駁,可何進有大義名份,張讓趕緊跪下,“陛下恕罪,老奴隻是心憂國事,絕無冒犯之心啊,陛下……”


    “讓父請起,朕明白!”皇上又看了看何進,“大將軍,你的麾下可有率三千兵士將鮮卑驅逐出境之將,若有,朕定封他為鎮北將軍,有嗎?”


    “這個……”何進一下子被問住,到嘴邊的話無法說出。


    “盧愛卿,你可以嗎?”


    盧植的將才眾所周知,就是他的脾氣不好,太直,靈帝不喜歡。當然,何進等人也不喜歡。


    “臣不能!”盧植迴答得很幹脆,“這樣的戰果,若非親眼所見,臣不敢評價。”


    “陛下,臣以為,丁偉此次功勞甚大,除封鎮北將軍外,當再封上穀太守之職!”突然,太尉楊彪一反常態,站在了皇帝一邊。


    眾人都有些納悶,可轉眼一想,馬上就明白了,丁偉不是很能打嗎?那好,上穀現在還在鮮卑人手中,就給你加封上穀太守,你去把上穀奪迴來呀!


    “臣附議!”司徒王允率先支持。


    “臣等附議!”大將軍何進,太傅袁隗也緊隨其後。


    “臣再提議,如今代郡太守已逃,臣聞此戰中,太史慈亦立下大功,臣以為,當封其為代郡太守。”廷尉張鈞突然又說出一個足以震驚整個崇德殿的提議。


    張鈞為什麽會有此提議呢?原來張鈞為人正值,為官更是清廉公正,他最恨那些冒功領賞之輩,他從心裏就不相信郭勳和丁偉的奏報是真的。可是,皇上相信,張讓相信,誰都不可能再反駁。太尉楊彪的話讓他馬上有了主意,火上澆油,讓太史慈做代郡太守,你這麽有能耐,就把代郡也打下來吧!


    太史慈一介白衣,一下子升為一郡太守,要是以前是個名士還說的過去,可是他隻是個少年,沒有任何名聲。


    漢靈帝一下子給弄悶了,隻能習慣性看了看張讓。


    張讓在朝堂多年,早已成了人精,他一合計,覺得此法甚好。如果丁偉和太史慈真能將上穀和代郡守住,那幽州就可以多賣出許多官了,上至太守,郡丞,長史,校尉,甚至刺史,別駕,督郵,下至縣令,都尉,這得收多少錢啊!於是趕緊向靈帝點了點頭。


    “準奏!”靈帝下旨,“誰可去幽州宣旨?”


    “臣以為,幽州路途遙遠,且烽火遍地,各位中常侍難忍路途顛簸,黃門侍郎荀攸可去宣旨。”楊彪連傳旨人都想好了。


    那些中常侍或小太監,隻要給錢,什麽話都會說,黃門侍郎荀攸,博學多才,為人正值,隻有他去,才能搞清楚薊縣大捷的內幕。


    可是,時間不長,荀攸迴來後,又帶來了讓眾人更加難以置信的消息,上穀大捷,丁偉火燒鮮卑連營,大敗鮮卑王和連,斬敵四萬餘人,鮮卑軍全部退出幽州。


    這一下,眾臣無言了,荀攸的匯報和後到的丁偉的捷報沒有任何不同,也無人再敢懷疑,盡管他們心裏還是不信。


    而最讓皇上高興的還是第三封捷報,丁偉三千兵士,深入鮮卑境內一千二百餘裏,於彈汗山下,斬敵一萬五千,救迴十萬百姓!


    當這封戰報出現在朝堂之上時,整個崇德殿先是一片嘩然,隨後鴉雀無聲。


    “眾卿可有何話說?”漢靈帝望了望下麵一個個目瞪口呆的眾大臣,心裏充滿了無限滿足感,“大將軍,太尉,太傅,迋尉,你們四人下去之後擬一份關於對丁偉如何封賞的奏章,五日後朝議,退朝!”


    漢靈帝第一個離開崇德殿,迫不及待的衝向後宮。人逢喜事精神爽,一個接一個的好消息,讓漢靈帝最近精神大振,在後宮大發龍威,幾乎日夜耕種,不要說那些妃子美人了,連一些宮女都受到了恩澤和寵幸。


    五天的時間很快過去,這天,漢靈帝正在長秋宮,剛剛征伐完一個妃子,餘興還未消,張讓在門外稟報。


    “陛下……”


    “讓父有何事呀?”一般在這個時候,無論誰打擾了皇上的雅興,那都是非常危險的,可是張讓卻可以,一是因為皇上對他非常寵信,隻要看見他就不生氣,二是他的時機拿捏得非常好,知道在這個空檔,靈帝要稍稍休息一下,可以進言。


    “陛下,今天該上朝商議丁偉的事了。”


    “哦……”皇上這才想起來還有這事,“你不說朕還差點忘了,那就上朝吧。”


    漢靈帝在眾宮女的服伺下穿好了龍袍,乘坐上龍輦,慢條斯理地朝崇德殿走去。


    “皇上,還有一個好消息。”


    “什麽好消息呀?”靈帝一聽又有好消息,心裏早就樂開了花。


    “鮮卑王和連遣使來請降。”


    “什麽?鮮卑來請降?”靈帝沒想到竟然是這個消息,不止是高興,竟然有些震驚了。


    雖然漢靈帝不理朝政,既不關心內部,也不關心邊患,但鮮卑卻一直是他心中的一根刺,如哽在喉。


    延熹九年,鮮卑檀石槐率兵犯邊,朝中震驚,後派張奐領兵北上,大敗鮮卑。但靈帝剛登基不久,不想打仗,覺得這是個好機會,就遣使求和。


    他親自封檀石槐為鮮卑大王,並使出大漢對待北方草原的傳統辦法——和親,要將一位公主嫁與檀石槐。


    可是沒想到,檀石槐竟然一口迴絕,並揚言,虎狼豈可與雞犬同屋,他的鐵騎將橫掃並州,踏破北邙,飲馬黃河,兵臨洛陽,讓漢靈帝來降。


    這等於甩了漢靈帝一記響亮的耳光,是赤裸裸的羞辱。


    盡管後來張奐將檀石槐再次擊敗,但漢靈帝一想起這件事,心中就會怒火中燒。張奐後來被奪了兵權,封了個典農從事,就是因為他時不時地要提一下這件事,才犯了漢靈帝的逆鱗被貶。


    “檀石槐啊檀石槐,你恐怕做夢也想不到,你兒子現在要跪在我腳下,俯首稱臣了,看來你是不能踏破北邙,飲馬黃河了,哈……”漢靈帝心裏想著想著,竟然笑了出來。


    來到崇德殿時,眾大臣己經到了,正在殿中議論,漢靈帝一進來,眾人都安靜下來。


    “叩見陛下!”眾人齊跪倒,這個時候還不說“萬歲萬歲萬萬歲”這樣的話。


    “眾卿平身。”


    “陛下,鮮卑和連派使臣慕容弼來請降,已在殿外。”光祿大夫種拂啟奏。


    “知道了,讓他等著吧!”


    “啊?”


    漢靈帝此話一出,眾人都一陣納悶,這麽大的事,怎麽能讓等著呢。


    “陛下,此乃國之大事,怎麽……”王允趕緊出班進諫,可話沒說完就被打斷了。


    “朕已說了,讓他等著,不明白嗎?”漢靈帝的臉色可就沉下來了,厲聲說道,“王司徒,先議正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白馬嘯三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虎嘯山林多情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虎嘯山林多情劍並收藏白馬嘯三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