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牛山。
劉僻與龔都最近幾日可謂是春風得意,前一次從許縣撒出,何儀何曼兄弟被殺,可他們兩個見識深遠,不但及時撤到了汝南,未損失一兵一卒,反倒得到了一批糧草。
這一次李大目氣勢洶洶,連下數城,可卻自不量力地想與丁偉開戰,丁偉是誰呀?那可是大漢的常勝將軍。兵士悍勇,將領多智,而本身有詭計多端。青州敗管亥,幽州殺程遠誌,冀州滅了張牛角的十萬大軍,豫州潁川長社一戰,波才授首。
這樣的戰績,豈是“運氣”二字能夠做到。李大目,青牛角等人,充其量隻能算是打家劫舍的草寇,竟然妄想和丁偉一戰,豈有不敗之理?
不過最大的贏家,應該是他們了,再一次不傷一兵一卒,就得到一萬擔糧食,數百匹戰馬。
“龔兄,你可真算是運籌帷幄之內,決勝千裏之外呀!就算管仲樂毅用兵,也不過如此吧!來,我敬龔兄一杯。”劉僻端起酒杯,滿麵紅光的說。
“劉兄過獎了,我怎敢和管仲樂毅相比呀!來,喝酒!”龔都雖然嘴上很謙虛,但臉上的表情卻表現出他非常享受。
“龔兄,若看得起小弟我,今後我便以兄長之禮相待。”
“如此正合我意,不如我們就此結拜如何?”
“好!”
於是劉僻和龔都兩人,就在臥牛山的議事大廳中,當堂結拜,龔都為兄,劉僻為弟。
“大哥,請!”
“二弟,請!”
兩人繼續開懷暢飲。
“報——”一個兵士跑了進來,跪在劉僻的龔都的麵前,“報渠帥,外麵有一個,自稱是渠帥的好友,要求見渠帥。”
“他叫什麽名字?”
“他沒說,隻是說見了麵自然認識。”
“哦……”龔都想了想,轉身問劉僻,“二弟,你覺得?”
“大哥,還是讓他進來吧。”
“好!”龔都對那個兵士說,“帶他進來!”
“諾!”兵士轉身出去。
“王喜,安排五十名親衛,埋伏在大廳四周,以防不測!”
“諾!”王喜是龔都的親衛統領,他立刻將五十名親衛中的精銳埋伏在大廳之中。
“龔兄,劉兄,別來無恙呀!”
“楊奉?”兩人同時吃了一驚,“你還活著!”
“我當然活著,我要是死了,站在劉兄和龔兄麵前的,可就是鬼了!”
“哈……”
三人相視大笑。
“來人,上酒菜!”劉僻立刻吩咐。
龔都,劉僻,楊奉三人,都是大賢良師張角的嫡傳弟子。當初大賢良師傳令,劉僻,龔都為豫州渠帥,彭脫,波才為兗州渠帥,楊奉是波才麾下大將。
皇甫嵩兵出司隸後,彭脫和波才分兵兩路。彭脫繼續圍攻兗州的劉岱,波才則率軍西出潁川,與龔都,劉僻,何儀,何曼夾擊皇甫嵩和王允。
丁偉火燒長社,夏侯惇於潁水岸邊斬波才首級,八萬大軍灰飛煙滅,劉僻和龔都都以為楊奉死於亂軍之中。
“楊兄弟還活著,真是可喜可賀呀!來,我兄弟二人,敬楊兄弟一杯!”
三個人酒過三巡,菜過五味,都有一些微醉。
“不知楊兄弟這段時間在哪兒?想必受了很多苦吧。”劉僻問道。
“我從古城而來!”
“古城……”突然劉僻和龔都一下子坐直了身體,臉上出現震驚的表情,“什麽?古城?”
“對,古城!”楊奉依舊微笑著,臉上的表情沒有任何變化。
“你是從古城逃出來的?”劉辟問。
“非也!”
“那你……”龔都的眼珠子在眼眶中轉了幾轉,臉上的表情也隨著變換了幾次,然後一下子冷若冰霜,“說,你到底來是幹什麽的?”
“來救龔兄與劉兄!”楊奉依然是那樣的表情。
“哈……”龔都一陣大笑,“楊奉,這恐怕有些危言聳聽了吧!臥牛山,山勢險要,兵多將廣,糧草充足!丁偉雖然能征慣戰,但又能奈我何?”
“龔兄,劉兄,且莫動怒!”楊奉說著,端起旁邊的一杯酒,一飲而盡,“臥牛山,地勢險要不假,臥牛山兵多糧足也不假,但鎮北將軍就真的奈何不了龔兄劉兄嗎?”
“這個……”龔都和劉僻陷入了沉思,如果丁偉真的大舉攻山,他們兩個守得住嗎?
“遠的青幽二州就不必說了,劉兄,龔兄是想,鄴城如何,長社如何,前些日子的濮陽城又如何?”
“哼!我知道丁偉打仗確實有一套,但他既然這麽有把握攻破臥牛山,為何還派你來當說客?”龔都盯著楊奉的眼睛。
“因為鎮北將軍,不想看著那麽多的黃巾兵士被殺!”
“哈……”龔都和劉辟同時大笑起來。
“可笑,簡直是可笑,自欺欺人!”龔都顯得有些怒不可遏,“我們黃巾軍與官兵從來都是勢不兩立!我龔都殺死的官員不計其數,朝廷那些將領的手裏哪一個不是沾滿了我們黃巾兵士的鮮血?鄴城盧植和劉焉殺了四五萬俘虜,長社皇甫嵩和王允殺了三四萬俘虜,濮陽丁偉……”
龔都突然停了下來,他發現濮陽城破後沒有聽到丁偉屠殺俘虜的消息。
“龔兄說得一點都不錯,我們與官兵勢不兩立,可是,你們可曾聽到過,鎮北將軍有過殺俘的事情?”
“這個……”龔都和劉辟仔細想了想,還真是沒有聽到過丁偉殺俘虜的事情,而且濮陽應該有許多俘虜吧,但沒有聽說被殺的消息。
“我家主公讓我上山,就是要告訴兩位,要將濮陽一戰中的兩萬多俘虜,全部交給二位。主公說,黃巾兵士本來就是我大漢的百姓,他們造反,是因為他們實在沒有活路,要是能有一口飯吃,誰願意去造反?這兩萬人,隻有交給你們,才能活著。”楊奉說完,從懷裏拿出了一封信,“這是我家主公給龔兄和劉兄的信,請二位務必細看。”
龔都將信仔仔細細的看了一遍,然後遞給了劉辟。劉辟也是從頭至尾仔仔細細的看了一遍,最後又遞給了龔都,然後兩人對望了一下。
“楊兄,鎮北將軍說的可是真的?”
“龔兄,我家主公有必要欺騙二位嗎?”楊奉麵帶微笑,站起身來,“我家主公弱冠時期便帶兵,先是青州剿匪,然後在幽州抗擊鮮卑,血戰數十場,擊敗鮮卑十萬鐵騎,贏得白馬銀槍鎮塞北的稱號,被大漢百姓譽為北天之柱,豈會因此小事而是失信於二位!再說了,我家主公麾下,狂獅黃忠,黑虎張飛皆是萬人敵,軍師郭嘉又智計百出,要攻破這臥牛山,雖然說不上易如反掌,但也不是什麽難事。還有,主公一定要讓我告訴二位……”
“告訴我們是什麽?”
“主公之所以招攬二位,是因為二位沒有違背大賢良師的初衷,雖然殺了許多官吏與世家,但卻從沒有殘害過百姓,請劉兄和龔兄好自為之!”
“楊兄,請恕我二人先前對鎮北將軍不敬之罪,容我們商議一下如何?”
“此事重大,有關二位的前途,當然要好好商議一下,不過希望二位關鍵時刻,能斷則斷,切莫優柔寡斷!”
“那是,那是!”
劉辟和龔都商議的時間倒也不長,大約半個時辰,兩人又來到了議事大廳。
“楊兄,我兄弟二人決定聽從鎮北將軍之令,從此之後,願為鎮北將軍,赴湯蹈火,在所不惜!”
“好,好啊!”楊奉非常高興,盡管他對此事一直很有把握,但到這時才真正放了心,“現在應該稱主公了吧。”
“對,我們這就同楊兄一起去見主公!”
劉辟和龔都隻帶著十名護衛和楊奉一起趕往古城。本來在信中丁偉允許劉辟和龔都可以帶五百名護衛,但是龔都隻堅持帶十名即可。這其實就是他的聰明之處,既然要歸順丁偉,那就要絕對相信。如果不相信,這五百名護衛又有什麽意義?就是帶五千名護衛,進入古城也將屍骨無存。
古城中的丁偉早已得到了消息,在縣令府的議事大廳中率領眾文武正在等候。
楊奉進來通報後,龔都和劉僻走入了議事大廳。
“龔都、劉僻參見主公!”兩人雙膝跪倒深施一禮。
“二位快快請起!”丁偉微笑著,雙手虛扶一下。
“多謝主公點撥,讓我們能夠棄暗投明。”兩人站起來,又施了一禮。
“古人雲,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以後定會有二位建功立業的機會!”
“多謝主公!”兩人再次行禮,臉上充滿了興奮。
原來呂蒙的話提醒了丁偉,若要想讓這兩萬多黃巾降兵,保住性命,唯有將他們交迴到黃巾將領的手中,於是丁偉便想到了收複劉辟和龔都,再加上曆史上,此二人一直在汝南,直到官渡之戰前夕。
他將這個想法告訴郭嘉後,郭嘉突然眼冒精光,大大讚同,並再次對丁偉的遠見卓識佩服不已。
豫州是中原的中心,汝南又在兗州,豫州,司隸,南陽等地的中心,戰略地位非常重要。
丁偉的根基在北方,遠離中原腹地,將來爭霸時,並不十分有利。而若是能在汝南埋下一顆棋子,將會起到無法估量的作用。而這顆棋子,別人都不行,唯有黃巾。
丁偉經過郭嘉的一番分析,才明白了這裏的重要性,而郭嘉卻誤以為丁偉早就看透了。
丁偉將楊奉也留在了臥牛山,將臥牛山的四萬兵士挑選出一萬精兵,其餘三萬人在臥牛山周邊進行屯田。現在正是種植秋糧的時候,隻要收成能夠接上,臥牛山支持一萬大軍將沒有任何問題。
丁偉又讓周倉率領五百親衛營親自在臥牛山的前後兩個出口修築防禦工事,設置陷阱,將臥牛山,打造成銅牆鐵壁。
同時,任命龔都為臥牛山大帥,劉辟楊奉為副帥,收擾附近的流民,黃巾殘兵,若有機會可占領周邊一些小的縣城,如遇官兵前來圍剿,則可靈活的放棄那些縣城。
劉僻與龔都最近幾日可謂是春風得意,前一次從許縣撒出,何儀何曼兄弟被殺,可他們兩個見識深遠,不但及時撤到了汝南,未損失一兵一卒,反倒得到了一批糧草。
這一次李大目氣勢洶洶,連下數城,可卻自不量力地想與丁偉開戰,丁偉是誰呀?那可是大漢的常勝將軍。兵士悍勇,將領多智,而本身有詭計多端。青州敗管亥,幽州殺程遠誌,冀州滅了張牛角的十萬大軍,豫州潁川長社一戰,波才授首。
這樣的戰績,豈是“運氣”二字能夠做到。李大目,青牛角等人,充其量隻能算是打家劫舍的草寇,竟然妄想和丁偉一戰,豈有不敗之理?
不過最大的贏家,應該是他們了,再一次不傷一兵一卒,就得到一萬擔糧食,數百匹戰馬。
“龔兄,你可真算是運籌帷幄之內,決勝千裏之外呀!就算管仲樂毅用兵,也不過如此吧!來,我敬龔兄一杯。”劉僻端起酒杯,滿麵紅光的說。
“劉兄過獎了,我怎敢和管仲樂毅相比呀!來,喝酒!”龔都雖然嘴上很謙虛,但臉上的表情卻表現出他非常享受。
“龔兄,若看得起小弟我,今後我便以兄長之禮相待。”
“如此正合我意,不如我們就此結拜如何?”
“好!”
於是劉僻和龔都兩人,就在臥牛山的議事大廳中,當堂結拜,龔都為兄,劉僻為弟。
“大哥,請!”
“二弟,請!”
兩人繼續開懷暢飲。
“報——”一個兵士跑了進來,跪在劉僻的龔都的麵前,“報渠帥,外麵有一個,自稱是渠帥的好友,要求見渠帥。”
“他叫什麽名字?”
“他沒說,隻是說見了麵自然認識。”
“哦……”龔都想了想,轉身問劉僻,“二弟,你覺得?”
“大哥,還是讓他進來吧。”
“好!”龔都對那個兵士說,“帶他進來!”
“諾!”兵士轉身出去。
“王喜,安排五十名親衛,埋伏在大廳四周,以防不測!”
“諾!”王喜是龔都的親衛統領,他立刻將五十名親衛中的精銳埋伏在大廳之中。
“龔兄,劉兄,別來無恙呀!”
“楊奉?”兩人同時吃了一驚,“你還活著!”
“我當然活著,我要是死了,站在劉兄和龔兄麵前的,可就是鬼了!”
“哈……”
三人相視大笑。
“來人,上酒菜!”劉僻立刻吩咐。
龔都,劉僻,楊奉三人,都是大賢良師張角的嫡傳弟子。當初大賢良師傳令,劉僻,龔都為豫州渠帥,彭脫,波才為兗州渠帥,楊奉是波才麾下大將。
皇甫嵩兵出司隸後,彭脫和波才分兵兩路。彭脫繼續圍攻兗州的劉岱,波才則率軍西出潁川,與龔都,劉僻,何儀,何曼夾擊皇甫嵩和王允。
丁偉火燒長社,夏侯惇於潁水岸邊斬波才首級,八萬大軍灰飛煙滅,劉僻和龔都都以為楊奉死於亂軍之中。
“楊兄弟還活著,真是可喜可賀呀!來,我兄弟二人,敬楊兄弟一杯!”
三個人酒過三巡,菜過五味,都有一些微醉。
“不知楊兄弟這段時間在哪兒?想必受了很多苦吧。”劉僻問道。
“我從古城而來!”
“古城……”突然劉僻和龔都一下子坐直了身體,臉上出現震驚的表情,“什麽?古城?”
“對,古城!”楊奉依舊微笑著,臉上的表情沒有任何變化。
“你是從古城逃出來的?”劉辟問。
“非也!”
“那你……”龔都的眼珠子在眼眶中轉了幾轉,臉上的表情也隨著變換了幾次,然後一下子冷若冰霜,“說,你到底來是幹什麽的?”
“來救龔兄與劉兄!”楊奉依然是那樣的表情。
“哈……”龔都一陣大笑,“楊奉,這恐怕有些危言聳聽了吧!臥牛山,山勢險要,兵多將廣,糧草充足!丁偉雖然能征慣戰,但又能奈我何?”
“龔兄,劉兄,且莫動怒!”楊奉說著,端起旁邊的一杯酒,一飲而盡,“臥牛山,地勢險要不假,臥牛山兵多糧足也不假,但鎮北將軍就真的奈何不了龔兄劉兄嗎?”
“這個……”龔都和劉僻陷入了沉思,如果丁偉真的大舉攻山,他們兩個守得住嗎?
“遠的青幽二州就不必說了,劉兄,龔兄是想,鄴城如何,長社如何,前些日子的濮陽城又如何?”
“哼!我知道丁偉打仗確實有一套,但他既然這麽有把握攻破臥牛山,為何還派你來當說客?”龔都盯著楊奉的眼睛。
“因為鎮北將軍,不想看著那麽多的黃巾兵士被殺!”
“哈……”龔都和劉辟同時大笑起來。
“可笑,簡直是可笑,自欺欺人!”龔都顯得有些怒不可遏,“我們黃巾軍與官兵從來都是勢不兩立!我龔都殺死的官員不計其數,朝廷那些將領的手裏哪一個不是沾滿了我們黃巾兵士的鮮血?鄴城盧植和劉焉殺了四五萬俘虜,長社皇甫嵩和王允殺了三四萬俘虜,濮陽丁偉……”
龔都突然停了下來,他發現濮陽城破後沒有聽到丁偉屠殺俘虜的消息。
“龔兄說得一點都不錯,我們與官兵勢不兩立,可是,你們可曾聽到過,鎮北將軍有過殺俘的事情?”
“這個……”龔都和劉辟仔細想了想,還真是沒有聽到過丁偉殺俘虜的事情,而且濮陽應該有許多俘虜吧,但沒有聽說被殺的消息。
“我家主公讓我上山,就是要告訴兩位,要將濮陽一戰中的兩萬多俘虜,全部交給二位。主公說,黃巾兵士本來就是我大漢的百姓,他們造反,是因為他們實在沒有活路,要是能有一口飯吃,誰願意去造反?這兩萬人,隻有交給你們,才能活著。”楊奉說完,從懷裏拿出了一封信,“這是我家主公給龔兄和劉兄的信,請二位務必細看。”
龔都將信仔仔細細的看了一遍,然後遞給了劉辟。劉辟也是從頭至尾仔仔細細的看了一遍,最後又遞給了龔都,然後兩人對望了一下。
“楊兄,鎮北將軍說的可是真的?”
“龔兄,我家主公有必要欺騙二位嗎?”楊奉麵帶微笑,站起身來,“我家主公弱冠時期便帶兵,先是青州剿匪,然後在幽州抗擊鮮卑,血戰數十場,擊敗鮮卑十萬鐵騎,贏得白馬銀槍鎮塞北的稱號,被大漢百姓譽為北天之柱,豈會因此小事而是失信於二位!再說了,我家主公麾下,狂獅黃忠,黑虎張飛皆是萬人敵,軍師郭嘉又智計百出,要攻破這臥牛山,雖然說不上易如反掌,但也不是什麽難事。還有,主公一定要讓我告訴二位……”
“告訴我們是什麽?”
“主公之所以招攬二位,是因為二位沒有違背大賢良師的初衷,雖然殺了許多官吏與世家,但卻從沒有殘害過百姓,請劉兄和龔兄好自為之!”
“楊兄,請恕我二人先前對鎮北將軍不敬之罪,容我們商議一下如何?”
“此事重大,有關二位的前途,當然要好好商議一下,不過希望二位關鍵時刻,能斷則斷,切莫優柔寡斷!”
“那是,那是!”
劉辟和龔都商議的時間倒也不長,大約半個時辰,兩人又來到了議事大廳。
“楊兄,我兄弟二人決定聽從鎮北將軍之令,從此之後,願為鎮北將軍,赴湯蹈火,在所不惜!”
“好,好啊!”楊奉非常高興,盡管他對此事一直很有把握,但到這時才真正放了心,“現在應該稱主公了吧。”
“對,我們這就同楊兄一起去見主公!”
劉辟和龔都隻帶著十名護衛和楊奉一起趕往古城。本來在信中丁偉允許劉辟和龔都可以帶五百名護衛,但是龔都隻堅持帶十名即可。這其實就是他的聰明之處,既然要歸順丁偉,那就要絕對相信。如果不相信,這五百名護衛又有什麽意義?就是帶五千名護衛,進入古城也將屍骨無存。
古城中的丁偉早已得到了消息,在縣令府的議事大廳中率領眾文武正在等候。
楊奉進來通報後,龔都和劉僻走入了議事大廳。
“龔都、劉僻參見主公!”兩人雙膝跪倒深施一禮。
“二位快快請起!”丁偉微笑著,雙手虛扶一下。
“多謝主公點撥,讓我們能夠棄暗投明。”兩人站起來,又施了一禮。
“古人雲,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以後定會有二位建功立業的機會!”
“多謝主公!”兩人再次行禮,臉上充滿了興奮。
原來呂蒙的話提醒了丁偉,若要想讓這兩萬多黃巾降兵,保住性命,唯有將他們交迴到黃巾將領的手中,於是丁偉便想到了收複劉辟和龔都,再加上曆史上,此二人一直在汝南,直到官渡之戰前夕。
他將這個想法告訴郭嘉後,郭嘉突然眼冒精光,大大讚同,並再次對丁偉的遠見卓識佩服不已。
豫州是中原的中心,汝南又在兗州,豫州,司隸,南陽等地的中心,戰略地位非常重要。
丁偉的根基在北方,遠離中原腹地,將來爭霸時,並不十分有利。而若是能在汝南埋下一顆棋子,將會起到無法估量的作用。而這顆棋子,別人都不行,唯有黃巾。
丁偉經過郭嘉的一番分析,才明白了這裏的重要性,而郭嘉卻誤以為丁偉早就看透了。
丁偉將楊奉也留在了臥牛山,將臥牛山的四萬兵士挑選出一萬精兵,其餘三萬人在臥牛山周邊進行屯田。現在正是種植秋糧的時候,隻要收成能夠接上,臥牛山支持一萬大軍將沒有任何問題。
丁偉又讓周倉率領五百親衛營親自在臥牛山的前後兩個出口修築防禦工事,設置陷阱,將臥牛山,打造成銅牆鐵壁。
同時,任命龔都為臥牛山大帥,劉辟楊奉為副帥,收擾附近的流民,黃巾殘兵,若有機會可占領周邊一些小的縣城,如遇官兵前來圍剿,則可靈活的放棄那些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