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聽了郭圖的一番話,臉色陰沉的有些可怕,但是郭圖和逢紀心中卻沾沾自喜,他們以為,讓袁紹如此憤怒的是麹義。若是麹義不得勢,那河北一派的勢力和他們相比就差遠了。
“主公,麴義如此做法,那是公然抗命呀,若是主公,不給其治罪,以後恐怕……”
“大膽郭圖逢紀!”袁紹突然猛的一拍桌子,大喝一聲,嚇得正在說話的逢紀和旁邊的郭圖,雙腿一軟,“撲通”一聲跪倒在地。
“主……主……主公……”兩人的牙關不停的打顫,冷汗從額頭上冒出,整個衣背全濕了,人也幾乎被嚇得有些傻了,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你們……你們這……這兩個佞臣……”袁紹,=用手指著郭圖逢紀,渾身也在發抖,胸脯上下起伏,氣得說不出話了。
“主公息怒,主公息怒……”
許攸等人也趕緊跪到地上,一齊說道。
好半天,袁紹才揮了揮手,示意眾人站起來,努力平複了一下狂怒的內心,緩緩的坐了下來。
“郭圖逢紀,如今廣宗已丟,這廣平如何能守?豈不是白白讓將士們送死?就是守住又有何意義?”袁紹厲聲喝問,雖然有些語無倫次,但是道理大家都明白。
“是……是……”
郭圖和逢紀跪在地上,將額頭緊貼著地麵,身體不停,顫抖,仿佛兩隻受驚的蛤蟆,讓眾人看了覺得既可悲,又可憐,又可恨。
許攸聽完袁紹的話,心中突然升起了一絲希望。他覺得,袁紹又迴到了以前那個禮賢下士,英明無比的狀態,或許經過廣宗大敗之後,讓主公認清的現實,如此看來,這還真是一件好事。
“主公英明,麹義退守趙國,的確是一步好棋,既保住了數萬兵士,又和安平成為犄角之勢,在以後的大戰中能讓我軍占據主動。”許攸這一次並非獻媚,而是發自肺腑。
“子遠,我想讓袁譚撤出青州,你覺得如何?”袁紹聽了許攸的話之後,心情好了很多,語氣也變得平緩。
“這個……”許攸皺起了眉頭,當初得知洛陽王丁偉被困蒼鷹山,生死不明時,他建議袁紹,將青州的兵馬撤迴到廣宗,與丁偉進行一場大戰。那時東至清河,南至廣平,西至趙國,北至安平,如此廣大地區,加之常山,真定,石邑,博陵等地地形複雜,完全可以和洛陽王,進行一場大戰。可是現在,廣宗和廣平已經失守,清河也很快會被董昭占領,再進行大戰已經非常不利了。當然,這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此時才讓青州的袁譚撤迴來,這郭嘉會同意嗎?
可是不撤迴來,用不了多長時間,臨淄城便會被攻破。所以在權衡利弊之後,許攸讚同了袁紹的意見。
“主公所言甚是,若是大公子能率軍撤迴,我們與洛陽王尚可一戰!”
“立刻傳令,讓青州袁譚,辛評,辛毗放棄臨淄,撤往博陵!”
青州。
郭嘉在接到丁偉全麵攻打袁紹的命令之後,馬上調集兵馬,以武安國率領五千兵馬為先鋒,自己親自統帥兩萬大軍,以牽招,高順為大將,韓勇押運糧草,浩浩蕩蕩地出了北海城,殺向臨淄。
武安國自從投奔丁偉之後,可以說是寸功未立,因此心中憋著一股勁,一路上勢如破竹,銳不可擋。
郭嘉擔心武安國有失,因此行軍的速度也不慢,朱靈有好幾次想給武安國設伏,但是由於兩軍離的太近,沒有太好的機會,隻好作罷。
最後,在辛氏兄弟的建議下,袁譚將所有的兵力都收縮到臨淄,準備在這裏與郭嘉進行決戰。
雙方兵力差不多,郭嘉的大軍在距離臨淄城十裏之地安營紮寨,而臨淄城中,袁譚有大軍兩萬,城外還駐紮著朱靈的一萬大軍,郭嘉總共有兵力兩萬五千,因此無法進行攻城,兩軍處於對峙狀態。
後來淳於瓊,帶領五千兵馬去了幽州,郭嘉曾試探著攻了幾次,但無論是城裏的辛氏兄弟,還是城外的朱靈都應對得當,沒有給郭嘉任何機會。
前不久傳來範陽之變的消息,讓郭嘉吃了一驚,差點就帶兵前去幽州,可是後來細想了一番,主公麾下有趙雲,太史慈,張飛,陳到這樣的勇將,又有沮授這樣的智謀之士,不可能會完敗給田豐。
果然,很快就傳來消息,範陽的袁軍被全殲,高幹和蔣奇戰死,田豐也被生擒後處斬,淳於瓊和呂曠呂翔又帶著各自的兵馬,退迴到了青州和冀州,整個幽州幾乎全部平定。
就在這時,冀州又有消息傳來,袁紹夜晚偷襲董昭大營,結果中了埋伏,全軍覆沒,董昭又用計,攻破了廣宗城,袁紹僅帶著一萬兵馬,退迴到了安平國,駐守信都城。
“來人,馬上傳令,眾將帥帳議事!”郭嘉立刻下令。
“諾!”
不一會兒,武安國,牽招,高順和韓勇都來到帳中。
郭嘉先向眾人宣讀了範陽和廣宗兩地傳來的所有情報,眾人聽後都是興奮不已,最近這段時間,範陽的情況確實令他們有些不安。
“諸位,如今破敵的良機到了!”等到眾人的興奮過去之後,郭嘉笑著說。
“軍師,請下命令吧,我的雙錘早已饑渴難耐了!”武安國一聽,高興的大聲說。
“哈……”眾人都笑了起來。
“軍師,淳於瓊迴來時雖然隻剩兩千多兵馬,可臨淄城的兵士仍然比我們要多,辛氏兄弟和朱靈用兵都很謹慎,這良機……”高順有些不解。
“高將軍,如今袁紹退守信都,麾下隻剩一萬兵馬,而趙國的麹義有兩萬,臨淄的袁譚有兩萬多。以袁紹的心性,一是擔心信都城守不住,二是不放心趙國的麹義,因此他一定會下令,讓袁譚返迴冀州。隻要袁譚一動,我們的機會不就來了嗎?”
“軍師高見!”眾將一聽,都非常佩服。
“那軍師快下令啊,我武安國願打頭陣!”武安國的聲音比剛才更大了。
“主公,麴義如此做法,那是公然抗命呀,若是主公,不給其治罪,以後恐怕……”
“大膽郭圖逢紀!”袁紹突然猛的一拍桌子,大喝一聲,嚇得正在說話的逢紀和旁邊的郭圖,雙腿一軟,“撲通”一聲跪倒在地。
“主……主……主公……”兩人的牙關不停的打顫,冷汗從額頭上冒出,整個衣背全濕了,人也幾乎被嚇得有些傻了,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你們……你們這……這兩個佞臣……”袁紹,=用手指著郭圖逢紀,渾身也在發抖,胸脯上下起伏,氣得說不出話了。
“主公息怒,主公息怒……”
許攸等人也趕緊跪到地上,一齊說道。
好半天,袁紹才揮了揮手,示意眾人站起來,努力平複了一下狂怒的內心,緩緩的坐了下來。
“郭圖逢紀,如今廣宗已丟,這廣平如何能守?豈不是白白讓將士們送死?就是守住又有何意義?”袁紹厲聲喝問,雖然有些語無倫次,但是道理大家都明白。
“是……是……”
郭圖和逢紀跪在地上,將額頭緊貼著地麵,身體不停,顫抖,仿佛兩隻受驚的蛤蟆,讓眾人看了覺得既可悲,又可憐,又可恨。
許攸聽完袁紹的話,心中突然升起了一絲希望。他覺得,袁紹又迴到了以前那個禮賢下士,英明無比的狀態,或許經過廣宗大敗之後,讓主公認清的現實,如此看來,這還真是一件好事。
“主公英明,麹義退守趙國,的確是一步好棋,既保住了數萬兵士,又和安平成為犄角之勢,在以後的大戰中能讓我軍占據主動。”許攸這一次並非獻媚,而是發自肺腑。
“子遠,我想讓袁譚撤出青州,你覺得如何?”袁紹聽了許攸的話之後,心情好了很多,語氣也變得平緩。
“這個……”許攸皺起了眉頭,當初得知洛陽王丁偉被困蒼鷹山,生死不明時,他建議袁紹,將青州的兵馬撤迴到廣宗,與丁偉進行一場大戰。那時東至清河,南至廣平,西至趙國,北至安平,如此廣大地區,加之常山,真定,石邑,博陵等地地形複雜,完全可以和洛陽王,進行一場大戰。可是現在,廣宗和廣平已經失守,清河也很快會被董昭占領,再進行大戰已經非常不利了。當然,這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此時才讓青州的袁譚撤迴來,這郭嘉會同意嗎?
可是不撤迴來,用不了多長時間,臨淄城便會被攻破。所以在權衡利弊之後,許攸讚同了袁紹的意見。
“主公所言甚是,若是大公子能率軍撤迴,我們與洛陽王尚可一戰!”
“立刻傳令,讓青州袁譚,辛評,辛毗放棄臨淄,撤往博陵!”
青州。
郭嘉在接到丁偉全麵攻打袁紹的命令之後,馬上調集兵馬,以武安國率領五千兵馬為先鋒,自己親自統帥兩萬大軍,以牽招,高順為大將,韓勇押運糧草,浩浩蕩蕩地出了北海城,殺向臨淄。
武安國自從投奔丁偉之後,可以說是寸功未立,因此心中憋著一股勁,一路上勢如破竹,銳不可擋。
郭嘉擔心武安國有失,因此行軍的速度也不慢,朱靈有好幾次想給武安國設伏,但是由於兩軍離的太近,沒有太好的機會,隻好作罷。
最後,在辛氏兄弟的建議下,袁譚將所有的兵力都收縮到臨淄,準備在這裏與郭嘉進行決戰。
雙方兵力差不多,郭嘉的大軍在距離臨淄城十裏之地安營紮寨,而臨淄城中,袁譚有大軍兩萬,城外還駐紮著朱靈的一萬大軍,郭嘉總共有兵力兩萬五千,因此無法進行攻城,兩軍處於對峙狀態。
後來淳於瓊,帶領五千兵馬去了幽州,郭嘉曾試探著攻了幾次,但無論是城裏的辛氏兄弟,還是城外的朱靈都應對得當,沒有給郭嘉任何機會。
前不久傳來範陽之變的消息,讓郭嘉吃了一驚,差點就帶兵前去幽州,可是後來細想了一番,主公麾下有趙雲,太史慈,張飛,陳到這樣的勇將,又有沮授這樣的智謀之士,不可能會完敗給田豐。
果然,很快就傳來消息,範陽的袁軍被全殲,高幹和蔣奇戰死,田豐也被生擒後處斬,淳於瓊和呂曠呂翔又帶著各自的兵馬,退迴到了青州和冀州,整個幽州幾乎全部平定。
就在這時,冀州又有消息傳來,袁紹夜晚偷襲董昭大營,結果中了埋伏,全軍覆沒,董昭又用計,攻破了廣宗城,袁紹僅帶著一萬兵馬,退迴到了安平國,駐守信都城。
“來人,馬上傳令,眾將帥帳議事!”郭嘉立刻下令。
“諾!”
不一會兒,武安國,牽招,高順和韓勇都來到帳中。
郭嘉先向眾人宣讀了範陽和廣宗兩地傳來的所有情報,眾人聽後都是興奮不已,最近這段時間,範陽的情況確實令他們有些不安。
“諸位,如今破敵的良機到了!”等到眾人的興奮過去之後,郭嘉笑著說。
“軍師,請下命令吧,我的雙錘早已饑渴難耐了!”武安國一聽,高興的大聲說。
“哈……”眾人都笑了起來。
“軍師,淳於瓊迴來時雖然隻剩兩千多兵馬,可臨淄城的兵士仍然比我們要多,辛氏兄弟和朱靈用兵都很謹慎,這良機……”高順有些不解。
“高將軍,如今袁紹退守信都,麾下隻剩一萬兵馬,而趙國的麹義有兩萬,臨淄的袁譚有兩萬多。以袁紹的心性,一是擔心信都城守不住,二是不放心趙國的麹義,因此他一定會下令,讓袁譚返迴冀州。隻要袁譚一動,我們的機會不就來了嗎?”
“軍師高見!”眾將一聽,都非常佩服。
“那軍師快下令啊,我武安國願打頭陣!”武安國的聲音比剛才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