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淄城,青州刺史府,一下子緊張起來,所有的人都在繁忙的收拾著行裝。


    刺史府的大廳中,袁譚端坐在正位上,辛評,辛毗,淳於瓊,朱靈四人分坐兩邊。


    “諸位,剛剛接到父王的命令,讓我們放棄青州,率軍火速撤往冀州,與洛陽王丁偉做最後的決戰,一戰定勝負,現在我宣布撤軍的命令!”


    袁譚強壓住內心的興奮,故作沉穩的說完,拿出了一支令箭。


    “淳於瓊,辛毗,令你二人率領五千兵馬,從南邊的曆城渡過黃河,撤往冀州的平原一帶!”


    “諾!”淳於瓊和辛毗答應一聲,接過令箭。


    “朱靈,令你帶領一萬兵馬,從北邊的樂安渡過黃河,撤往冀州渤海一帶。”


    “諾!”


    “辛評,令你帶領五千兵馬押運糧草,緊隨朱靈的大軍之後。”


    “諾!”


    “今夜全軍二更造飯,三更出發!”


    “諾!”


    議事散了之後,辛毗和辛評快到家時,兩人分開,辛評迴了自己的家,趕緊去收拾東西,而辛毗卻又折了迴來,去了袁譚的府中。


    這個時期,人們對情報和保密太不重視了,就在袁譚接到袁紹撤軍的命令同時,隱風閣的成員也已經把這個情報送到了丁偉的手中。丁偉、徐庶、龐統和沮授都在帥帳中,顯得格外輕鬆。


    “主公,我們是不是派兵阻擊一下!”龐統看完情報之後,若有所思地說。


    “我們這裏離青州路途遙遠,阻擊肯定來不及了。不過,這撤迴冀州,收縮防守,確實是一步好棋,但是十幾天前,他們幹什麽去了?”丁偉故意笑著問了一下,“現在才知道撤退,郭奉孝可不會答應呀!”


    “哈……”眾人都笑了起來。他們在這裏能想到阻擊,那郭嘉一定會想到。


    “稟報王爺,外麵有三位先生求見?”一名兵士進來稟報。


    “三位先生,他們是誰?”丁偉問。


    “迴稟王爺,他們並沒有說,小人不知。”


    “哦……”丁偉想了想,“請他們進來。”


    “諾!”


    兵士出去之後,很快,進來三個儒士打扮的人,看上去四十多歲,顯得氣度不凡。


    “草民參見王爺。”三人向丁偉行了一禮。


    “三位先生免禮。”丁偉向他們揮了揮手,示意坐在下方,“三位是……幼安公!”


    丁偉突然雙眼放光,驚叫一聲。


    “這十幾年都過去了,王爺還記得草民呀!”三個人中,站在最前邊的,正是管寧,丁偉當初在北海時,曾在孔融的府中見過一麵。也正是管寧和鄭玄,才讓當時初露頭角的丁偉才名遠揚。


    “幼安公十幾年前便是當世大儒,我丁偉豈能忘記啊!”丁偉趕緊招唿三人坐下,既然他們兩個是和管寧一起來的,想來必不是等閑之人,丁追趕豈能失禮,“我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這位便是管寧幼安公,這幾位乃是我的屬下,沮授公與,龐統士元,徐庶元直。”


    管寧之名,沮授、龐統、徐庶早就聽過,隻是無緣相見,今日再次遇上,幾人都很高興。


    “那,這二位是……”丁偉又將目光投向其他兩人。


    “草民邴原。”


    “草民華歆。”


    “原來是根矩先生和子魚先生呀!”丁偉歡喜異常,他剛才就猜到,既然管寧來了,那和他一起的就很可能是這二位了。


    他們三人,自從黃巾之亂起,便過著隱居的生活,不問世事,隻談經史,三人合稱“一龍”。很早丁偉就想征辟幾人來青州和幽州任職,但是又怕被幾人拒絕,後來他想到,在以前的曆史中,他們都曾在曹操統一北方之後,在孔融等人的舉薦下做官。現在自己雖然還沒有統一北方,但已經成為北方的霸主,公孫瓚將自己困在燕京城中,遲早都是一死,袁紹也是節節敗退,他已經和以前曆史中統一北方的曹操一樣了,於是便讓恩師孔融給自己舉薦。


    沒想到孔融的效率這麽高,才不到一個月時間,這條“龍”就來了。


    “王爺,我們三個可是在您這裏討差事來的,還望王爺收留啊!”管寧因為和丁偉有過一麵之緣,故而開門見山的說出了他們來的緣由。


    “三位能來,真乃幽州大幸,我之大幸也!”知道三人是來投奔自己的,丁偉更加高興了,“我早已為三位擬好了職位,幼安先生為廣陽太守,根矩先生為範陽太守,子魚先生為涿郡太守,將燕國的南部劃入涿郡,北部劃入廣陽。”


    曆史上公孫瓚,曾在燕京城中,固守了一年有餘,丁偉可不想這麽長時間,燕國周邊的縣城,成為無主之地,因此他早就打算,將這一郡國取消。


    “多謝主公!”三人一聽,丁偉一下子將他們封為三地的太守,既震驚又感動,所以直接便改變了稱唿,拜丁偉為主公。


    “三位快快請起!”丁偉虛扶一下,三人站了起來。


    丁偉現在所缺的就是太守一類的人才,像沮授,董昭等這些人,最低也應該是一州的刺史。而徐庶,龐統,郭嘉就更不用說了,以後打仗他是會經常帶在身邊的。以前的自己,憑著對曆史的先知先覺尚可應對一二,可隨著時間的推移,曆史早已改變的麵目全非,丁偉當然有自知之明了,他可不願意再去應對諸葛亮,周瑜,司馬懿等這些“智若妖”的奇才了。


    安排好了幽州的事情之後,丁偉並沒有急著揮師冀州,而是準備等青州的戰報來了之後再做定奪。討伐冀州袁紹,他並不心急,隻要各路進展順利,那肯定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之勢。現在正值北方糧食收獲時期,若是受到了戰火的影響,百姓的生活又會變得困苦,這是丁偉不願意看到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白馬嘯三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虎嘯山林多情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虎嘯山林多情劍並收藏白馬嘯三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