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晚飯後,柯南·道爾不知從哪裏搞來了一套星戰係列,讓李諭簽個名:“我也很喜歡這套科幻題材,可惜隨身未帶,隻能臨時從其他船員手裏買了一套。”


    李諭笑道:“那你也要給我這套《福爾摩斯全集》簽個名,這叫禮尚往來。”


    柯南·道爾拿出筆,簽下自己的名字,然後問道:“院士閣下有沒有東方類型的探案故事?”


    探案是個大題材,李諭雖然沒仔細研究過,但看過不少相關電影。


    ——沒見過豬跑,也吃過豬肉嘛。


    李諭隨便給他講了個《誤殺》的故事,隻不過稍做了一些時代上的修改,並且把背景放在了廣州。


    柯南·道爾聽後果然十分喜歡:“很好的故事!還有沒有更加神秘一點的?”


    李諭問道:“神秘一點指的是?”


    柯南·道爾說:“東方應該有非常多詭異莫測的傳說,比如我就知道人死後有幽冥地府的概念。”


    李諭說:“那些是神話故事。”


    柯南·道爾說:“我相信靈魂肯定存在,通過某種方式,比如借由靈媒,人一定可以與靈魂溝通。”


    李諭才知道這位頂級偵探家還是個“唯靈論”信徒,就是相信靈魂存在的人。


    李諭問道:“道爾先生,如果真有靈魂,它是以什麽形式存在的?”


    柯南·道爾說:“能量,或者電磁波。”


    現在科學的影響力極強,別管學不學理工科,肯定知道點科學知識,不然真的會落伍。


    作為目前最熱的幾個科學話題之一,電磁波出現後,確實為“唯能論者”提供了很多“理論支持”。


    李諭說:“能量與電磁波都可以通過儀器輕易探測到,但能量很難保持某一種形狀,而且說不上神秘;至於電磁波,它以光速傳播,若鬼魂是電磁波,那它們一秒鍾就繞地球轉好幾圈,根本來不及說一個字母。”


    柯南·道爾沉思片刻,問道:“一秒鍾就繞地球好幾圈?”


    李諭說:“差不多七圈半。”


    “看來這種說法還有漏洞,”柯南·道爾摸了摸自己的煙鬥,然後說,“不過我堅信還有其他能夠讓靈魂存在的形式,因為我見過有靈媒同鬼魂交流。”


    李諭說:“鬼魂沒有聲帶,似乎不能說話;也沒有神經元,無法思考,我實在想不通他們還有什麽可以進行交流的方式。”


    柯南·道爾遇到過不少反對唯靈論的人,包括教會人員,但還是頭一次見到用這種嚴謹的科學方式反對唯靈論的。


    不過柯南·道爾相當堅定:“我會找到直接證據的。”


    李諭笑道:“恐怕這比研製出肺結核的解藥又要困難無數倍。”


    柯南·道爾在座椅上往後一仰:“要做的事好多,簡直沒有休息時間。最近的寫作計劃得推遲一下,專門與靈媒研究研究溝通靈魂的方式”


    ——


    輪船抵達倫敦港後,一名中年人正在碼頭等待柯南·道爾。


    “巴利先生,你等了多久?”柯南·道爾問道。


    巴利說:“不算久,還不到一個小時。”


    柯南·道爾對李諭說:“這是我的朋友,一位家。如果你有孩子,可以買一本他寫的《彼得·潘》,很有趣。”


    李諭說:“謝謝建議。”


    詹姆斯·巴利說:“快點,道爾醫生,快趕不上今天的板球比賽了!”


    柯南·道爾提起行李箱:“我甚至來不及迴一趟住所。”


    巴利說:“我已經雇好一輛馬車,看完比賽把你送迴去。”


    柯南·道爾迴頭對李諭說:“抱歉,李諭先生,我們改天再見。”


    巴利聽到李諭的名字,問道:“您就是那位年輕的東方院士?”


    李諭道:“巴利先生,你好。”


    巴利說:“可惜這種場合見麵太倉促了,你也一起去看板球比賽嗎?”


    李諭攤攤手:“我不懂板球規則,還是算了。”


    巴利說:“真遺憾。”


    柯南·道爾隨後坐上了他的馬車,兩人先行離去。


    李諭則來到劍橋大學,這裏剛舉行了一場湯姆遜主持的物理學講座,內容是現在越發火熱的相對論。


    李諭雖然沒趕上講座,但在結束後遇到了量子力學的超級大佬——玻爾。


    他剛剛升任講師,過程比大神愛因斯坦順利許多。


    “玻爾先生,一起喝杯下午茶嗎?”李諭問道。


    “原來是李諭先生!”玻爾說,“您竟然也喜歡上了英國人這項浪費時間的習慣。”


    李諭笑道:“畢竟我在這裏沒有辦公地點。”


    兩人來到一家茶餐廳,各要了紅茶和點心。


    玻爾的手提箱裝得很滿。


    李諭問道:“你也對相對論感興趣?”


    玻爾說:“事實上我隻是代替盧瑟福先生參加,但相對論的一些觀點確實蠻有意思。”


    李諭看著手提箱問道:“你寫的論文?”


    “隻是初稿,我發現了一個非常震驚的事情,或許可以解釋困擾人們多年的原子穩定性問題,”玻爾滔滔不絕地說起來,“經典的物理學規律不可能應用於微觀原子層麵,如果可以像普朗克、愛因斯坦還有李諭先生您一樣,把眼光放到量子上,然後建立一種新理論,一種與經典的物理學規律不同的理論,似乎就能夠完美解決原子穩定性問題。”


    李諭馬上明白了,手提箱裏的就是玻爾這兩年在研究的能級理論,——奠定二十世紀初量子力學根基的重要基石。


    李諭問道:“聽起來,你還有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


    “是的,”玻爾毫不避諱,“我已經與盧瑟福教授討論過幾次,如果能從您這再獲得一些啟示就太好了。”


    李諭說:“請講。”


    玻爾拿出自己的一些手稿:“我在色散問題方麵取得了一些進展。但在這一過程中遇到了起源於其體係不穩定性的嚴重困難,這種困難使我無法將計算進行到所希望的程度。”


    李諭看了看他的手稿,說道:“你的數學基礎很不錯嘛。”


    玻爾說:“可我試過許多方法,還是無法找到如何把量子概念結合到盧瑟福模型中去的金鑰匙。”


    玻爾已非常接近能級理論,目前隻是遇到了一些數學上的小問題。


    李諭一眼就能看出問題所在,於是說道:“玻爾先生,你的原子結構理論能不能解釋原子的某些光譜公式?”


    玻爾一愣,說道:“我從來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光譜如此複雜,恐怕我的原子結構模型沒有希望。”


    李諭說:“光譜並不複雜,裏麵存在規律,而且已經有人總結了出來,稱為巴爾末公式。”


    李諭在一張空白紙上寫下了巴爾末公式,公式非常簡單。


    二十世紀初物理學四大難題中,有一個就是氫原子光譜問題,應該也是第一個提出來的。


    恰巧一個叫做巴爾末的瑞士數學家當時正苦於沒什麽難題研究,感覺非常沒意思。


    一個大學物理教授於是對他說:“氫原子光譜,了解一下!”


    沒想到巴爾末數學天分非常高,僅僅兩周後,就給出了巴爾末公式,總結得還相當好。


    不過這個公式很顯然是經驗公式,巴爾末靠數學直覺湊出來的。至於為什麽符合得這麽好,他自己也不知道。


    玻爾這種級別的大師,隨便一點就夠。


    他看到巴爾末公式,直接打了個冷戰,放下手中的紅茶,顫抖著拿起那張紙,幾分鍾後喃喃道:“清楚了,所有問題對我而言都清楚了!”


    巴爾末公式(在章末評論區會列出來)不僅對氫原子光譜總結得很好,還有個最大的特點:隻能取正整數。


    一提到“正整數”“不連續”這種字眼,就和量子理論有千絲萬縷的聯係。


    玻爾拿起筆,立刻卡卡一頓算。


    李諭則好整以暇地在旁邊喝茶吃點心,繼續閱讀《福爾摩斯探案集》。


    大約一個多小時後,玻爾高興道:“我推導出巴爾末公式了!”


    實際上巴爾末公式隻是玻爾能級公式的一種特例情況。


    然後他興奮地說:“基於公式,我有一個大膽想法,原子內部隻能釋放特定能級的能量,說明電子隻能在特定的勢能位置之間轉換。


    “也就是說,電子隻能按照某些特定軌道運行。這些軌道必須符合一定的勢能條件,從而使電子在這些軌道之間躍遷時,釋放特定能級的能量,並符合巴耳末公式。


    “在這一過程中,電子釋放或吸收的能量,有能級之分,就像上下樓梯的台階,必須具有一定的高度差別,而不能像經典理論假設的那樣是連續而任意的。”


    玻爾已然觸及問題核心。


    李諭說:“如此嶄新的物理理論,希望盧瑟福教授會給你簽字。”


    目前想要發論文,大都需要導師簽字。


    ——後世已經沒有這種硬性要求。投稿後,雜誌社自己會找人審稿。


    玻爾說:“盧瑟福先生一直支持我的研究,他一定會同意的。”


    李諭笑道:“盧瑟福先生兩年前剛剛推出行星模型,你立刻就將其推翻。”


    玻爾也有點不好意思:“但盧瑟福先生也愛真理。”


    李諭說:“還有一件事我要提醒你,將量子理論與經典力學混合在一起,會引起很大的波瀾,必然有許多人反對。另外,你的假設中存在一個問題,或許你自己也意識到了,那就是當電子從一個穩定態過渡到另一個穩定態時,它將以什麽頻率來振動?在經典理論看來,你似乎必須假設電子事先就知道它將在什麽地方停下來。”


    李諭提的問題幾乎一針見血,此後將引起十多年的爭論。


    不過量子力學是個持續發展的過程,不可能一上來就完備,能級理論已經妥妥的劃時代,足以讓玻爾無可爭議地名垂青史。


    怎麽吹都不過分。


    盧瑟福能被稱為“諾獎幼兒園園長”,說明很有伯樂能力,毫不猶豫給玻爾簽了字,隻是感覺論文過長,要求他分成三篇發。


    幾天後,玻爾的三篇論文刊登在了英國《哲學雜誌》上,題目分別是《論原子和分子的構造》《單原子核體係》和《多原子核體係》。


    即大名鼎鼎的“玻爾三部曲”。


    能級理論對李諭來說太熟悉了,甚至知道它的演變方向,以及此後量子力學如何發展。


    能級理論隻能解釋氫原子光譜,索末菲後來又拓展成了橢圓軌道,並且引入了相對論。


    總之對二十世紀的物理學來說,能級理論實在太重要了。


    李諭知道玻爾的理論一定會引起許多人的反對,馬上寫了一篇文章,表達自己對其的支持:


    “我堅信,這是物理學自然觀方麵的一次巨大發展。在整個原子世界籠罩著一種神秘氣氛時,是玻爾的理論打開了新的視角,使我們看到了一個新的世界,一個非常奇妙的世界。我認為在量子理論的發展過程中,玻爾的理論邁出了最偉大的一步。”


    年輕的莫斯萊(原子序數提出者)看到論文後,也立刻表達了支持:


    “玻爾的理論正在對物理學發生了不起的影響,我相信,當我們真正清楚原子是什麽的時候(我相信用不了幾年的時間),玻爾的理論即使細節上有差錯,也仍然值得充分信賴。”


    量子力學的開拓者和支持者基本都是年輕人,因為實在過於顛覆。


    普朗克作為量子力學開山祖師爺,也沒敢完全站在量子理論這一邊,他有一句名言:“新科學事實之所以能取得勝利,並不是他把所有反對者說服了,而是反對者都死了。最終熟悉新科學的年輕人長大了。”


    英國這邊搞量子力學的人很少,玻爾是丹麥人,導師盧瑟福不算量子力學圈的,唯獨一個量子力學超級大佬狄拉克,現在才十歲。


    所以玻爾還是找到李諭繼續研究。


    “先生,估計最多一周,歐洲大陸的評價就會如雪片一般過來。”


    李諭能猜到這種情況:“正好一周後要在英國舉辦一場國際物理學會議,我們提前做點準備。”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遊走在晚清的亂世理工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秋空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秋空城並收藏遊走在晚清的亂世理工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