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陽便笑:“就知道阿爹最好了。”
皇帝輕嗤一聲,倒是極為享受她的恭維與那依賴撒嬌的語氣。
飯食是早準備好的,不一會兒,宮人們便送了上來。
食不言,殿中無人聲。
皇帝與濮陽分案而食。濮陽奔波一日,早餓了,加之皇帝令人備下的,都是她喜歡的,竟比平日多食了一碗米飯。
老人就喜歡胃口好的孩子,皇帝見濮陽吃得高興,也跟著多用了些。
晚膳後,濮陽沒急著走,陪著皇帝在殿中走了兩圈,便說起她府邸的時來。
曆朝曆代,公主都是住在宮裏,直到成婚,方有府邸。
濮陽不止未下嫁,連個駙馬的人選都沒有,自然是沒有的。
皇帝不悅:“怎地突然說起這個來了?”
濮陽不以為意道:“就隨口問問。”
一想到七娘終有一日將成為不知哪個小子的新婦,皇帝便氣得很。這大約是天下所有父親的遺憾。幸好公主畢竟是公主,做得強勢一些,招個駙馬,與招贅也沒什麽兩樣。
皇帝前幾日就在看哪處能化作濮陽營建府邸了。眼下她自己問,他就說了:“我看了幾處地方,你也看看,喜歡哪裏,便將那處賜予你。”
濮陽迴去後,竇迴恭維道:“大家選的,都是好地,公主怕是也決不下哪處最佳。”
皇帝選的地方,皆是與皇宮近,地方軒敞,四周皆芳鄰的府第。聽顏迴這麽一說,皇帝非但沒有笑,反倒歎息:“七娘到底是公主,朕與她再多,都是少的。”
明明是他最喜歡的孩子,可惜是公主,公主所得再多,又哪及皇子?光是封地一條,便差的遠了。皇子對封地有一定的治理權,還有少至千餘,多達數萬的兵,而公主,隻取封地賦稅罷了。
人心都是有偏向的,皇帝對皇子們都不滿意,疼愛就少了,濮陽幾乎是他一手帶大,加之是公主,不必過於嚴厲,便更多有溺愛。他知道他給濮陽再多,其實,也是有限的。
竇迴知曉皇帝的遺憾,便笑著安慰道:“公主孝順,明白大家的疼愛。”
皇帝搖了搖頭:“我年歲大了,許多事都看不到了,諸王又是……”說到此處,他便打住了話頭,眼中顯出恨諸王不爭氣的惱恨來。
說到諸王,又隱隱牽涉到儲位,竇迴不敢多言。殿中宮人亦皆恭謹,仿似什麽都沒聽到。這殿中任何一事,都是不可外傳的。但凡有一句泄出去,誰都逃不過。
濮陽迴了含光殿,她身後宮人還捧著一隻匣子,那裏麵放了幾處適用她建邸的地方,是皇帝從有司調來的,現下給了她,任她去選。橫豎隻要她不嬌蠻任性到要占朝中重臣的宅子,抑或要拆了他們的宅子來蓋房子,皇帝都能依了她。
自然,濮陽也做不出這種事來。
隻是,她今日乏了,提不起精神來看,預備明日再來挑選。
今夜月色甚好。
“遠日如鑒,滿月如璧”。今夜之月,皎潔如玉。
不知山中望月,是否更為明亮。
濮陽想起白日之事。
她問衛秀,當如何行事。衛秀答了。
“殿下與皇子不同,皇子有了一定名望,得大臣擁戴,讓陛下滿意,便有可能入主東宮。這於殿下,卻是行不通的。”她望著屋簷外接連落下的大雨,娓娓道來,“殿下要做的,是攏權,逐漸將大權控到自己手中,與此同時,安插親信入朝。待有一日,朝中大半皆是拜在殿下門下之臣,殿下想做什麽,就無人可擋了。”
她話中,替她劃定了一條線路。濮陽明白,自古無女主,她想坐到那個位置,是不合禮法的,誰都不會同意,隻有讓朝中大半與她休戚相關,隻有無人敢當著她的麵說不,才方便她行事。
隻是說來容易,做起來,又何其不易。
她不由道:“怕是難。”
“是難。可殿下所謀,本就不易。”衛秀看向她,唇畔笑意輕柔,“也不是要一蹴而就,殿下還有的是時間,不妨先看看,尊君想做什麽?尊君之患又是什麽?”
濮陽不語。皇帝要什麽,又被什麽阻礙了腳步,她知道。在前世爭儲進入後半段,儲位即將有主之時,才漸漸看出端倪來。
皇帝不是一個能讓人窺覷心思的人,連日日伴在君側的竇迴都不敢說時時都能摸準聖上命脈,衛秀是如何知曉?此時趙王與晉王相爭,尚且隻在私底下,朝中氣氛不對,卻也沒有到針鋒相對的時候。她在這山野之間,究竟如何看出皇帝的想法?
濮陽驚疑不定,但她絲毫沒有將心情顯露出來,裝著不解,好奇又恭敬地問道:“先生以為是什麽?”
衛秀未言,望向遠處,笑道:“殿下要我隨你入京,那要以何處安置我?”
皇帝輕嗤一聲,倒是極為享受她的恭維與那依賴撒嬌的語氣。
飯食是早準備好的,不一會兒,宮人們便送了上來。
食不言,殿中無人聲。
皇帝與濮陽分案而食。濮陽奔波一日,早餓了,加之皇帝令人備下的,都是她喜歡的,竟比平日多食了一碗米飯。
老人就喜歡胃口好的孩子,皇帝見濮陽吃得高興,也跟著多用了些。
晚膳後,濮陽沒急著走,陪著皇帝在殿中走了兩圈,便說起她府邸的時來。
曆朝曆代,公主都是住在宮裏,直到成婚,方有府邸。
濮陽不止未下嫁,連個駙馬的人選都沒有,自然是沒有的。
皇帝不悅:“怎地突然說起這個來了?”
濮陽不以為意道:“就隨口問問。”
一想到七娘終有一日將成為不知哪個小子的新婦,皇帝便氣得很。這大約是天下所有父親的遺憾。幸好公主畢竟是公主,做得強勢一些,招個駙馬,與招贅也沒什麽兩樣。
皇帝前幾日就在看哪處能化作濮陽營建府邸了。眼下她自己問,他就說了:“我看了幾處地方,你也看看,喜歡哪裏,便將那處賜予你。”
濮陽迴去後,竇迴恭維道:“大家選的,都是好地,公主怕是也決不下哪處最佳。”
皇帝選的地方,皆是與皇宮近,地方軒敞,四周皆芳鄰的府第。聽顏迴這麽一說,皇帝非但沒有笑,反倒歎息:“七娘到底是公主,朕與她再多,都是少的。”
明明是他最喜歡的孩子,可惜是公主,公主所得再多,又哪及皇子?光是封地一條,便差的遠了。皇子對封地有一定的治理權,還有少至千餘,多達數萬的兵,而公主,隻取封地賦稅罷了。
人心都是有偏向的,皇帝對皇子們都不滿意,疼愛就少了,濮陽幾乎是他一手帶大,加之是公主,不必過於嚴厲,便更多有溺愛。他知道他給濮陽再多,其實,也是有限的。
竇迴知曉皇帝的遺憾,便笑著安慰道:“公主孝順,明白大家的疼愛。”
皇帝搖了搖頭:“我年歲大了,許多事都看不到了,諸王又是……”說到此處,他便打住了話頭,眼中顯出恨諸王不爭氣的惱恨來。
說到諸王,又隱隱牽涉到儲位,竇迴不敢多言。殿中宮人亦皆恭謹,仿似什麽都沒聽到。這殿中任何一事,都是不可外傳的。但凡有一句泄出去,誰都逃不過。
濮陽迴了含光殿,她身後宮人還捧著一隻匣子,那裏麵放了幾處適用她建邸的地方,是皇帝從有司調來的,現下給了她,任她去選。橫豎隻要她不嬌蠻任性到要占朝中重臣的宅子,抑或要拆了他們的宅子來蓋房子,皇帝都能依了她。
自然,濮陽也做不出這種事來。
隻是,她今日乏了,提不起精神來看,預備明日再來挑選。
今夜月色甚好。
“遠日如鑒,滿月如璧”。今夜之月,皎潔如玉。
不知山中望月,是否更為明亮。
濮陽想起白日之事。
她問衛秀,當如何行事。衛秀答了。
“殿下與皇子不同,皇子有了一定名望,得大臣擁戴,讓陛下滿意,便有可能入主東宮。這於殿下,卻是行不通的。”她望著屋簷外接連落下的大雨,娓娓道來,“殿下要做的,是攏權,逐漸將大權控到自己手中,與此同時,安插親信入朝。待有一日,朝中大半皆是拜在殿下門下之臣,殿下想做什麽,就無人可擋了。”
她話中,替她劃定了一條線路。濮陽明白,自古無女主,她想坐到那個位置,是不合禮法的,誰都不會同意,隻有讓朝中大半與她休戚相關,隻有無人敢當著她的麵說不,才方便她行事。
隻是說來容易,做起來,又何其不易。
她不由道:“怕是難。”
“是難。可殿下所謀,本就不易。”衛秀看向她,唇畔笑意輕柔,“也不是要一蹴而就,殿下還有的是時間,不妨先看看,尊君想做什麽?尊君之患又是什麽?”
濮陽不語。皇帝要什麽,又被什麽阻礙了腳步,她知道。在前世爭儲進入後半段,儲位即將有主之時,才漸漸看出端倪來。
皇帝不是一個能讓人窺覷心思的人,連日日伴在君側的竇迴都不敢說時時都能摸準聖上命脈,衛秀是如何知曉?此時趙王與晉王相爭,尚且隻在私底下,朝中氣氛不對,卻也沒有到針鋒相對的時候。她在這山野之間,究竟如何看出皇帝的想法?
濮陽驚疑不定,但她絲毫沒有將心情顯露出來,裝著不解,好奇又恭敬地問道:“先生以為是什麽?”
衛秀未言,望向遠處,笑道:“殿下要我隨你入京,那要以何處安置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