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攤子裏的東西都歸攏好,放置到一處,李慧娘便跟著劉氏去看望宋玉嬌了,隻留了宋父一人看守攤子上的物什。


    宋玉嬌的住處離西市的街市不遠,大概走個不到兩刻鍾的腳程便能到,急的話,抄近道一刻鍾多些即可。


    劉氏到糖果鋪子裏,自個兒掏了銀錢買了兩小包孩子都愛吃的糖塊兒,一包打算拿給兩個外孫吃,另一包留著帶迴家給珠珠和元寶,以及二郎甜甜嘴。


    除此之外,劉氏還到豬肉攤子上拎了一大塊豬肉,準備一道兒拿去給宋玉嬌。


    李慧娘一直跟在劉氏身邊,她極少到鎮上來,對鎮上的環境都不熟悉,雖說之前來過一趟,也不過是走馬觀花般隨意一瞥,此時反倒能趁機好好打量了一番所到之處。


    如今的天氣還是清涼的,遠沒到入夏的時候,街上還有賣冰糖葫蘆的小販,扯著嘹亮的嗓子四處叫賣。


    看著紅彤彤泛著瑩光的冰糖葫蘆,李慧娘突然想起了珠珠和元寶,想象著他們舔著冰糖葫蘆時滿足的小模樣兒,嘴角就情不自禁地露出笑意。


    停在原處頓了頓,李慧娘便打算給珠珠和元寶,以及嗜甜的二郎也給買一串冰糖葫蘆,再給兩個尚未謀麵的小外甥也各買一串。


    劉氏見李慧娘頓在原地,目光看向不遠處那賣冰糖葫蘆的小販,便知她許是想買冰糖葫蘆,便也停下了腳步。


    “慧娘,可是想買冰糖葫蘆?”


    聞言,李慧娘才迴過神來,笑了笑,對劉氏說道:“娘,慧娘想著買幾串冰糖葫蘆,想來安安和康康該會喜歡才是,給珠珠和元寶帶些迴去,他們肯定也歡喜。”


    劉氏一聽,頓時也樂嗬起來,“可不是,小孩子們最是喜歡甜食的了,這冰糖葫蘆看著喜慶又好看,吃著又是甜甜的,這幾個娃娃見著肯定高興壞了!”


    說著,劉氏就要從荷包裏掏錢,李慧娘見著了趕緊製止了,忙說:“娘,慧娘帶了銀錢的,何況這幾串冰糖葫蘆花不了幾個錢,慧娘去買就成。”


    對劉氏說完話,李慧娘便快步走到那賣冰糖葫蘆的小販處,要了四根冰糖葫蘆,一共花了十二文錢。


    一根冰糖葫蘆有五粒個頭不小的山楂,上麵都裹了一層晶瑩透亮的糖衣,透出裏麵紅彤彤的果子,看著極為誘人。


    其中兩根糖葫蘆是給兩個小外甥安安和康康的,另外兩根,其中一根是給珠珠和元寶的,另一根則是給二郎帶的。


    珠珠和元寶還小,一根冰糖葫蘆根本就吃不完,兩個孩子一起吃一根就足夠多的了,留著放久了也不好。


    將要帶迴家的兩根冰糖葫蘆包好,取了銀錢的荷包也貼身收好,李慧娘才拿著冰糖葫蘆向劉氏走去。


    “給安安和康康買了兩根冰糖葫蘆,二郎喜歡吃甜食,便給二郎也帶了一根。”


    劉氏聽到李慧娘說,還特意給二郎也買了冰糖葫蘆,頓時就樂了,笑眯眯地道:“慧娘有心了,二郎這孩子確實從小就喜歡吃甜食,你給他買了肯定高興。”


    買完冰糖葫蘆,李慧娘和劉氏便徑直往宋玉嬌家裏走去了,七彎八拐地在街道巷弄裏穿梭,沒過多久,就到了何家的門口。


    何家的屋子是個狹窄的二進小宅院,占地不寬闊,不過僅有宋玉嬌夫婦和一對孩子住著,倒也算是舒適合宜。


    何勝自幼父母雙亡,由著叔嬸撫養長大,叔嬸待他如同親生兒子,待長大後有了出息也不忘叔嬸的教養之恩,彼此感情深厚。


    李慧娘和劉氏到了何家的院門,便伸手叩響了門鈸,沒過一會兒,門裏就傳來了中氣十足的聲音。


    “誰啊,來啦來啦!”


    伴隨著宋玉嬌聲音的響起,院門很快就被打開,宋玉嬌的身形便顯露了出來。


    陡一見到李慧娘和劉氏,宋玉嬌的臉上先是驚訝,對一大早見到李慧娘和劉氏出現在家門很是意外,隨後便滿是喜悅。


    “娘,嫂子,快進門來,你們怎麽一大早就過來了,我還以為是自己眼花了呢!”


    說著,宋玉嬌便連忙招唿著李慧娘和劉氏,喊著讓她們快進門來。


    等李慧娘和劉氏都進門來了,宋玉嬌把大門給關上,這才繼續道:“我原本還想著,一大早的到底是誰在拍門呢,沒成想娘和嫂子都過來了,可吃過早飯了?”


    “娘和你嫂子都吃過了早飯才來的鎮上,不必張羅了,給你拎了塊豬肉,先給放好罷。”


    說完,劉氏便將手裏拎著豬肉遞給了宋玉嬌,眼睛在院中四處搜羅起來,想看看自己的乖外孫到底在哪。


    “娘和嫂子來就來嘛,哪用得著費錢買些個東西,還不如給我幾簍子番薯芋頭等物呢,上次娘給我帶迴來的都快吃光了。”


    聽了宋玉嬌這話,劉氏哭笑不得,“那等子土物,村子裏要多少有多少,也值當你惦記著不放,改日娘再給你背幾簍子就是。”


    “娘買的這些肉可不是給你吃的,那是給我的乖外孫們吃的,你可別自作多情了,想吃自個兒買去。”


    宋玉嬌被劉氏一句話塞得一時啞口無言,頓時不再作聲,懶得跟劉氏辯駁上。


    將李慧娘和劉氏引進堂屋,宋玉嬌喊兩人坐下,又倒了茶水,端來幾個洗淨的果子放在一旁。


    劉氏抿了一口茶水,放下茶杯才道:“今日的包子攤收攤得早,便想著和你嫂子過來看看你,怎麽不見安安和康康?”


    “這兩個小魔頭,在後院裏掏泥巴挖蚯蚓呢,把後院的地兒挖得坑坑窪窪的,也不知是從那個混小子處學來的,真真氣死個人!”


    宋玉嬌吐槽完兩個兒子氣人的作為,才後知後覺地反應過來,劉氏前一句說的究竟是什麽,頓時一臉茫然。


    “娘,你剛說啥來著,你和嫂子到鎮上擺攤子了嗎?”


    劉氏還是第一次見到,自己一向精明的女兒居然露出這副傻樣兒,禁不住就樂了,“咋地,傻眼了,娘和你嫂子到鎮上擺攤子做包子買賣了,你沒聽錯!”


    “昨日就開始做買賣了,今日收攤得早,便想著和你嫂子過來看看你,一道兒問問去府城尋大郎的事咋樣了。”


    聽到這兒,宋玉嬌頓時了悟,想來是娘和嫂子記掛著大哥的消息,這才早早地來的這一趟。


    就算心裏好奇,此時也沒有多問,為何她們突然會到鎮上做買賣的事兒。


    “娘,你也知道的,五天前董大哥和二表哥才啟程去了府城,這一去一迴的至少也得花個兩天時間,更何況是去尋人的,怎麽也得花費個好幾天時間仔細打探打探。”


    “我估摸著,再過個幾天,董大哥和二表哥他們就該迴來了,這次同行的還有那個見過大哥的兄弟,想來費不了多少時間就能找到大哥了,娘和嫂子不必過於憂心。”


    本來那位說見過宋大郎的客人,是不願到府城來迴奔波的,何況當時匆匆一瞥而過的人,到了偌大府城該怎麽尋,這不是自找苦吃嘛。


    還是董銳和何勝等人威逼利誘,才讓這人鬆口,願意跟著一同前行,到府城幫忙尋找宋大郎的下落。


    “娘知曉,這不過去好幾天了嘛,想著過來一趟,就順便問問罷了,這麽多年等了過來,也不差這幾天功夫。”


    說是如此,畢竟好幾年都沒有了消息的兒子,終於有可能見著麵了,劉氏的心裏怎麽可能一直平靜無波。


    夜深人靜時,就會想起久未歸家的大兒,想他究竟過得如何,這世上就沒有哪個當娘的,會不記掛著自己的兒女。


    “娘和嫂子放心,一旦有了什麽消息,玉嬌定會第一時刻通知家裏的!”


    越過這茬不提,劉氏過來何家,自是想看看自家兩個外孫,許久沒見過麵,心裏惦記著很。


    待宋玉嬌喊了一對雙胞胎過來,劉氏頓時左一個“心肝兒”,右一個“寶貝兒”的喊個不停,對兩個外孫稀罕得很。


    把買的塊糖拿出來,被兩個小子哄得暈頭轉向,一直笑個不停。


    宋玉嬌生的一對雙胞胎兒子,長得圓潤可愛,十分討喜,長相和珠珠、元寶還有幾分相像,李慧娘看著也是喜歡得不行。


    將買的冰糖葫蘆給了兩小外甥,兩人還齊齊虎頭虎腦地喊“舅母”,跟李慧娘道謝,可見教養得極好。


    李慧娘和劉氏也沒在何家待多久,兩人拒了宋玉嬌熱情的留飯,跟安安和康康兩個可愛的小不點兒道了別,才依依不舍地離去。


    臨走時,宋玉嬌還偷偷扯了劉氏說悄悄話,“娘,是不是家裏手頭緊,我手裏還有銀錢,可別有事都瞞著我不說。”


    劉氏聽了宋玉嬌的話,怕她真的又往家裏送錢,到時惹了女婿的不喜就糟糕了。


    於是忙說道:“沒有的事兒,隻不過是你嫂子提議說咱們去鎮上做些買賣,往後賺了銀錢,家裏好過些也能供二郎讀書,娘和你爹覺得試試也無妨,如此罷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古代農婦生活日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思思無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思思無邪並收藏古代農婦生活日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