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二郎讀書一事,宋玉嬌心裏也是焦急,為當年二郎輟學迴家感到無比可惜。


    她知道自己這個兄弟生來聰穎,天生就該是個讀書的料子,要是一直耗在家裏那可就真是浪費人才了。


    “娘,我之前就說過,我也拿銀錢出來供二郎讀書,您和爹又一直不答應,咱們可不能硬生生耽誤了二郎的前程啊!”


    “二郎如今的年歲不小了,我瞧鎮上的讀書人家,沒有哪個不是老早就讓家裏小子去學堂念書的,像二郎這般年紀的,再過一兩年都能去考秀才了!”


    越是往深了說,宋玉嬌就覺得二郎讀書這事不能再耽擱了,心裏也在仔細盤算著。


    這讀書做學問裏頭的道道兒,她一介女流之輩不清楚,但也懂得一個道理,就是凡事得趁早。


    “娘,就算這兩年裏二郎沒有荒廢學業,可又哪比得上人家有先生教導的學生,要是還想著往後讓二郎繼續讀書走科舉之道,這哪能再耽擱啊!”


    劉氏沒有宋玉嬌想得深,說什麽科舉之道的,她一個鄉野村婦也不懂,隻不過見女兒說得頭頭是道的,也知曉二郎讀書一事之緊急。


    老早之前,宋玉嬌就主動提過,要拿銀錢出來供二郎讀書,隻劉氏和宋父當時一口否決,隻能暫且作罷。


    如今宋玉嬌舊事重提,劉氏既是欣慰又是憂心,“嬌嬌,娘知道你是個好孩子,心裏也惦記著二郎,但萬萬沒有讓你一個出嫁了的女兒,還要貼補娘家供著兄弟讀書的道理兒。”


    “在鎮上花銷大,用啥啥都要花費銀錢,手裏得留些銀錢,萬一有個什麽事兒也能緩緩,可別一股腦兒的都掏出來使喚了,你個當娘的也得為安安和康康多考慮考慮!”


    更遑論,就算嬌嬌掏了銀錢出來供二郎讀書,也不見得女婿會同意,要是因此讓兩口子生了罅隙,該如何是好。


    再者,就算女婿同意此事,還有女婿的叔嬸呢。


    要是招了被女婿當成了親生父母般對待的叔嬸不喜,難免會讓嬌嬌難做。


    何況供個讀書人是多麽燒錢的事兒,沒道理要讓宋玉嬌一個出嫁的女兒來承擔的,就算宋玉嬌心甘情願,劉氏也不忍讓女兒苦苦支撐。


    宋玉嬌以為,劉氏是擔心何勝不同意,忙解釋道:“娘,我之前跟勝哥也商量過此事,勝哥也是滿口答應的,還說供二郎讀書也是他應份之事,您就別擔心了!”


    劉氏沒想到,宋玉嬌竟然還跟女婿商量過此事,也沒料想到何勝居然會說出這麽一番話,心裏感慨不已。


    “嬌嬌,你就別操心了,如今家裏有了份買賣,短短兩日就有了不少的進賬,想來過段時間就能儲下不少銀錢,到時也能讓二郎到鎮上來讀書了。”


    雖說隻到鎮上做了兩日買賣,這段時間花出去的本錢都還沒掙迴來,劉氏卻是對自家的包子攤生意信心十足。


    笑了笑,劉氏對宋玉嬌道:“你嫂子的手藝好,會的花樣兒多,做的包子味道地道美味,吃過的客人都說好吃,個個都食過返尋味呢!”


    “你沒嚐過你嫂子做的包子,味道好著呢,也不知她的腦瓜子是如何想到的,會的花樣兒可多了!”


    宋玉嬌本來就是個重口腹之欲的人,如今聽劉氏這麽一說,頓時好奇起來了。


    想著哪天迴了娘家,定要留在家裏吃一頓嫂子做的飯菜才行。


    當年還待字閨中時,雖說嚐過李慧娘做的飯菜,可沒多久宋玉嬌就出嫁了,也就沒什麽機會嚐到李慧娘的手藝了。


    “那我可得好好找個時間迴家吃頓飯,到時叫嫂子給整治一桌好飯菜,好叫我嚐嚐嫂子的手藝解解饞!”


    想到美味的吃食,宋玉嬌就忍不住笑容泛濫起來,笑嘻嘻地對著劉氏說道。


    整一副吃貨的饞樣兒,看得劉氏忍俊不禁,“看你這幅饞樣兒,叫你嫂子看到了準笑話你,改日給你留幾個包子,好叫你嚐嚐鮮兒,免得你整日記掛著。”


    “得了空就帶著安安和康康,跟女婿迴家一趟,娘叫你嫂子給你整治一頓好吃的,喂喂你這饞貓!”


    聽了劉氏的話,宋玉嬌忙不迭地道:“好嘞,我改日就找了時間迴家一趟,娘可得好好招唿我一頓!”


    離了何家,李慧娘和劉氏便往攤子處去尋宋父了,看這日頭,也該到和劉老頭約定好的時間了。


    和宋父碰頭後,劉老頭也趕了牛車過來,將攤子裏的物什在牛車上規整好,一行人便趕著牛車迴村了。


    才剛到村口,李慧娘無意間瞧見,堆放在路旁的草垛裏,似有人影兒在鬼鬼祟祟地走動著。


    定睛一看,原來是李春花和鄰村的二癩子在偷偷相會,李慧娘瞬間皺眉。


    這李春花竟還跟那二癩子有來往?


    許是仗著這個時點不會有什麽人在村頭走動,竟還互相拉拉扯扯的,真是有傷風化,也不怕被人撞見。


    不知是李慧娘的目光太過灼烈,亦或是那二癩子的警惕心強。


    幾乎是同一時間,在李慧娘發現他們後,二癩子的目光立刻往李慧娘處移來。


    發現李慧娘後,二癩子似乎低頭跟李春花說了些什麽,而後李春花即刻抬頭瞪向李慧娘,那眼珠子像是含了刀子一般,惡狠狠的。


    李慧娘還是第一次親眼見到,傳聞中臭名昭著的二癩子,此人皮相果然長得人模人樣兒。


    乍一看斯文俊秀,要不是知曉他的為人,說不定會以為這是個讀書人呢。


    那二癩子的目光在李慧娘身上下打量一番,似乎不懷好意,跟李春花低語幾句後,那看過來的視線更是淫邪放蕩,簡直讓人作嘔。


    這一番舉動,看得李慧娘眉頭緊皺,恨不得找個麻袋蓋住兩人,好讓他們醜惡的臉麵不要再出現在眼前。


    李慧娘根本就不想攪和進李春花和二癩子的醜事當中,巴不得從來沒見到這麽一迴事,免得汙了眼睛,壞了心情。


    頭一扭,李慧娘便不再往李春花和二癩子所在之處看去,轉而和一旁的婆母劉氏說起了話。


    雖說李春花以及二癩子之間有什麽牽扯,都與李慧娘無關,隻不過經此一事,李慧娘心裏還是對二癩子此人多了幾分警惕。


    劉老頭將牛車趕到宋家門口,幫忙把牛車上放置的物什都搬了下來,抬進了宋家,這才趕了牛車離開。


    珠珠和元寶一直在院子裏翹首以待,盼著李慧娘等人歸家,一見到李慧娘她們迴來後,就迫不及待地邁著小短腿飛奔過來。


    待把擺攤子用的物什都歸攏好,李慧娘這才得出閑來,對著珠珠和元寶親親又抱抱,惹得兩個小不點兒“咯咯”地笑個不停。


    與珠珠和元寶親熱完後,李慧娘這才將在鎮上買迴來的冰糖葫蘆拿了出來,獻寶似的放在兩個小不點兒的眼前。


    “珠珠和元寶可知娘親手裏的是什麽東西?”


    冰糖葫蘆渾身紅彤彤又晶亮晶亮的,看著就讓人歡喜,珠珠一看到就喜歡得不得了。


    “好看,珠珠喜歡!”


    珠珠還沒見過冰糖葫蘆,自然不知道冰糖葫蘆還能吃,隻是小孩子覺得亮晶晶的好看,便興高采烈地說道。


    見珠珠歡喜得手舞足蹈的樣子,李慧娘就樂不可支地笑了開來,笑眼彎彎,嘴角上翹。


    “這是冰糖葫蘆,是可以吃的哦,味道甜甜的。”


    珠珠是個貪吃的小吃貨,一聽見是可以吃的,便笑得見牙不見眼了,胖嘟嘟的小臉蛋兒都變了形。


    元寶一臉淡定地看著珠珠極為豐富的肢體語言,在一旁默不作聲,靜觀李慧娘和珠珠的互動。


    元寶對紅彤彤的冰糖葫蘆沒什麽興趣,隻在聽到李慧娘說冰糖葫蘆可以吃,而且是甜的時候,耳朵才微微一動,施舍般地再瞅了一眼冰糖葫蘆。


    李慧娘自然知道元寶也跟二郎一樣嗜甜,發現了他的小動作,禁不住暗自偷笑。


    將冰糖葫蘆上裹了糖衣的山楂掰了兩粒下來,分別遞給了珠珠和元寶,李慧娘才說道:“每人一顆,剩下的娘先給放好了遲點吃。”


    “謝謝娘親!”


    道過謝,珠珠就迫不及待地含住了冰糖葫蘆粒,小嘴不夠大塞不進去,便伸出小舌頭一口一口地舔著山楂外邊裹著的糖衣。


    珠珠一邊小口小口地舔著,迷離的小眼睛還露出陶醉的神色,整整一個吃貨無疑。


    元寶接過了李慧娘給的冰糖葫蘆,不緊不慢地往嘴裏送去,當舔到糖衣時,也忍不住露出滿足的神色。


    兩個小不點兒沉浸在冰糖葫蘆的甜蜜裏,笑了笑,李慧娘將剩下的另一根冰糖葫蘆拿去給了二郎。


    “二郎,嫂子給你也買了一根冰糖葫蘆。”


    二郎沒想到李慧娘竟還給自己也買了,頓時有些錯愕,一時愣在原處。


    “大嫂怎麽還給我買了,給珠珠和元寶買就成,不必顧及我的。”


    二郎本來是想說自己不喜歡吃冰糖葫蘆的,話到了嘴邊,卻怎麽也說不出這般違心的話。


    “冰糖葫蘆花不了幾個錢,想著給珠珠和元寶買來甜甜嘴,就順道也給二郎你買了。”


    李慧娘嘴角微微上翹,繼續道:“珠珠和元寶還小,吃不了多少,這冰糖葫蘆留久了也不好,二郎就給吃了罷。”


    李慧娘的話說到如此,二郎也不好再拒絕了,跟李慧娘道過謝便收下了。


    待李慧娘轉身離開去了灶間忙活,二郎悄悄地添了一口冰糖葫蘆,情不自禁地露出迷醉的神色,跟珠珠如出一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古代農婦生活日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思思無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思思無邪並收藏古代農婦生活日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