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意外,亞曆山大果然同意了李寧的邀請,願意將學校建設在拜占庭這座建設於公元前660年的城市。


    這是亞曆山大的父親,馬其頓國王菲力二世在前些年攻占下來的地盤兒。當亞曆山大進入小亞西亞的時候,他也是從這裏啟航的,因此他們也算是與這個地方有著一定的淵源。


    隻可惜的是這種淵源恐怕維持不了多久了,因為這一家很快的充滿宋朝的色彩,比起格拉尼卡斯河畔那些剛剛建立起來,還沒有繁盛多久的城市來講,這座站立在博斯普魯斯海峽旁邊的悠久城池,顯然更適合作為宋朝人的後方根據地。


    至少包括狄青在內的許多人都對這裏充滿了好奇,話說狄青已經在前不久到達了讓他充滿好奇的光幕,並順利的通過光幕來到了小亞細亞地區,隻不過由於現在李寧的位置還不太明確,他沒有被準允許前往,想要亞細亞南部尋找李寧的蹤跡。


    於是他被委派了一個奇怪的職務,那就是作為旅遊管理的一名體驗者。去周圍打探一下有哪些可以引導旅遊者們去觀賞的名勝古跡。


    這對於一個武夫來說無異於是一個小小的考驗,因為他對於名勝古跡之類的東西幾乎沒有感覺,又讓他如何去評價他們呢。


    但是,安排給他這場開始的那些官員們,卻偏偏看中了這一點,因為他要是沒有感覺的話,就幾乎不會撒謊,也不會有個人的情感色彩,像這樣忠心而有公正的判決者,恐怕每一個法庭都會需要,更何況是評點名勝古跡這點小事呢。


    於是底薪就展開了自己漫長的旅遊,由於李寧在短時間內不可能迴歸,所以皇帝交給他的任務也短時間內無法執行,因此他在旅遊的過程當中,其實心情是有些鬱悶的,但是遼闊的地中海東岸很快用他以你的風光讓他的這些煩惱都灰飛煙滅。


    尤其是在這個溫暖的冬天裏,從來沒有感受過這種氣候的敵星,幾乎已經舒坦到找不到北的感覺,如果不是周圍一直有希臘盟友在陪伴他,指引他前往那些自認為是名勝古跡的地方的話,恐怕,這家夥早就已經躺在沙灘上睡著了。


    話說大海這個東西可真是奇妙啊,出生在大西北的狄青從來都沒有見識過這麽雄渾壯麗而又充滿纏綿柔情的存在。


    他覺得光是海浪和沙灘,就應該讓某些文人墨客們寫一下不計其數的詩篇,而事實上有些唐朝的人確實是這麽做的,不過他們沒有見過地中海,甚至沒有進行過真正的海上旅行,這裏的風光這裏的人,尤其是這裏的美女,讓每一個男子都變得血脈噴張,可惜的是他無法和那些人交流,要不然的話一定會有不一樣的收獲。


    然而他的這種心緒,卻因為另外一道命令的到來而不得不被打斷。


    這道命令直接來自於李寧,他淩駕於其他官員的所有指令,因為他的借口是保護這位將來有可能成為國之棟梁的將才。


    將才迎來的命令,是一個考驗式的指令,他要求迪清迅速的找到一個適合修建學校的地方。


    這個選址,必須要符合軍事上營建臨時營盤的標準,因為李寧擔心他的學生和學者們有可能會遭到一些敵對者的襲擊。


    此後,所有在類似希臘殖民地的地方所建立的學校,都必須遵循這個原則。


    於是,狄青迅速的行動起來,開始在每一個需要修建學校的大致區域裏,風風火火地尋找那些適合修建營壘的地方。


    但是他很快遇到了一個巨大的困難,拜占庭這個地方是屬於通渠所在,戰略上的四戰之地,可以形成繁華的都市,但確實不適合修建堡壘。


    不過他很快注意到了另外一個地方,那就是博斯布魯斯海峽的東岸。


    此時的拜占庭,還是一座希臘人建設的小小城池,既無法和後來的軍事談低保相提並論,更無法與21世紀的伊斯坦布爾一定要高低,因此,博斯普魯斯海峽東岸的那塊地皮,依然在荒涼當中悠哉悠哉的吸吮著大自然的恩惠。


    但狄青卻看上了這塊地皮。


    首先他遠離組織混亂的希臘城池,不需要擔心,防守的時候內部出現混亂其次,雖然他同樣位於四戰之地,但旁邊有負數的拜占庭在那裏,恐怕沒有哪家盜匪會愚蠢的攻擊這裏,至於針對學校發起的進攻,無論學校在哪都必須麵對,這也是李寧為什麽想把學校打造成軍營的原因之一。


    因此這塊地皮對於學生們來說,無異於是鬧中取靜的絕佳選址。


    其實。在大學這種東西發展的初期,很多學術中心都位於一些偏僻的小城或者城市的偏僻角落裏,隻有在一些後來崛起的國度裏,比如德國,美國,中國大學才會被塞進大城市裏。


    曆史上第1座擁有明確記載的大學位於意大利小城博羅尼亞,那裏有一支同名的意甲球隊,否則這座城市的知名度恐怕會更低。


    但巴黎高等師範學校這樣的招牌,就不會讓你在城市的問題上較真,隻會懷疑他是不是專門為了培養老師而誕生的地方。


    至於北京大學則更加不需要在這方麵進行爭論,毫無疑問的政治中心高等學府。比起用人民命名的紅寶大學來說,不知明顯了多少倍。


    至於萊比西大學這樣曆史悠久德大學雖然位於德國,但其實和布魯尼亞大學一樣位於一些不起眼的小城市,當然來比西稱之為小城市,實際上是有些過分的,但比起1810年10月正式開學的柏林大學來說,萊比西所坐落的位置確實是一個小城市。


    總體來講,有學問的人總喜歡呆在一些人跡罕至的地方,這樣避免爭論,可以專心修學,當然,他們早晚也得踏入名利場,不過那個時候的他們或許將會準備得更加充分,也同樣會用更加完善的學術體係為人類的智慧寶塔,奉上屬於他的一塊磚。


    李寧知道善於爭辯的希臘人,雖然在質疑當中互相推動著發現了許多科學道理,但是他們缺少嚴謹而又冷靜的思考,因此並沒有觸及宇宙的真諦,以至於亞裏士多德有很多驚人的論斷,都在後來遭到嚴酷的挑戰。


    所以他在得知嫡親的選擇之後,幾乎是毫不猶豫地就批準了。


    有趣的是亞曆山大在這方麵幾乎沒有挑剔的意思,當他得知李寧的用意之後,幾乎是立刻同意籌資興辦這所學校,甚至願意將馬其頓所有的青年貴族都一股腦的塞進這座學校裏進行教育,同時他也認為馬其頓本土似乎也應該創作辦這樣的一所學校,畢竟這位仁兄的老師正是錢文剛剛諷刺過的亞裏士多德。


    亞裏士多德的父親早年間曾經在馬其頓宮廷當中服役,他是腓力二世不可多得的助手之一,當然這是以其才華而非信任而論的。


    因為有這層關係的存在,亞裏士多德在柏拉圖學園進修過一段時間之後,就迴到了馬其頓宮廷當中,成為了亞曆山大的老師。


    說起這段經曆,就不得不提倡大名鼎鼎的柏拉圖學員,他是柏拉圖所創建,並擁有著後來人盡皆知的經典格言:不懂幾何者不得入內!


    亞曆山大很希望這所位於拜占庭對岸的學校也采納這樣的入學標準,但李寧果斷的拒絕了國王的建議,並且用他從宋朝販賣而來的紙張,為國王的幾個弟弟,編寫了一套入學考試試題。


    雖然這一套試題用希臘語寫成,並不存在語言方麵的障礙。但亞裏士多德顯然沒有將他的學問,全部傳授給亞曆山大的兄弟們,事實上此詩的亞裏士多德在學術上並沒有太高的建樹,恰恰相反因為和亞曆山大之間的齟齬而離開之後,才使他真正通過思考奠定一代學術大師地位的時候。


    因此當李寧最終為亞曆山大的兄弟們閱卷的時候。有些哭笑不得的答案,將他這位有誌模仿孔子的家夥,徹底拉迴到了冰冷的現實當中,麵對這樣的榆木腦袋,即便李寧擁有著超脫數千年的先進理念,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找到合適的方法。


    他越來越覺得在普通的百姓當中尋求那些隱藏著的智慧,才是他此時最應該做的事情。普羅大眾們缺少的不是聰明的心思,而是受到教育的機會。


    雖然李寧的學校也允許一部分人甚至說大部分人交錢入讀,但是他的教育重點始終會放在那些在入學考試當中表現優異的人身上。


    在這種背景之下,希臘語版本兒的考試大綱甚至更早的發行起來。雖然這其中的內容遠比宋朝版本的要精簡許多,但是當他問世之後,還是迅速引起了廣泛的討論。


    許多來自希臘本土的學者,幾乎是立刻就對李寧的某些學說提出了比。但李寧根本就不在乎,他隻想看看這些學者,準備拿什麽來反駁他?


    他之所以會這樣想,不是看不起希臘的藍色文明,而是因為第1個跳出來反對的是曾經領導雅典人民反抗馬其頓進攻的狄摩西尼。


    這是一位出色的演說家,辯論家,但不是科學家。


    與他同時代的另外一個人,埃斯基涅斯,就曾經得到過這樣的評價:“他的演講口才出眾,文思優美犀利,但是缺乏深度。”


    什麽人說話口才出眾,文字優美犀利,但卻缺少深度呢,我們去街上買菜的時候往往就會碰到這樣的人,他們叫做中國大媽。


    用一個更加古典的稱唿就是潑婦。


    潑婦擁有多強的戰鬥力呢,他們能夠嚇退日本鬼子嗎?不能隻有真槍實彈和滿腔熱血才能阻止日本鬼子的侵華戰爭,那麽潑婦們能做什麽呢?什麽都做不了,正如同狄摩西尼麵對馬其頓的時候所做的那樣。


    或許把馬吉布頓和日本鬼子相提並論是不合適的,但雅典和當時的中國確實都麵臨著入侵。從這一點上來講,這種不合適隻存在於那些好色之徒的無邊無際的遐想當中。而這種意淫式的胡思亂想,對於建設來講是否具有先進和積極意義,其實都是未知之數。


    因此,在內蒙和山東長大的李寧,對於這類人以及這類人所讚揚的某些人,其實都是看不過眼的,他奉行的是蒙古族傳承下來的彎刀以及實實在在能夠填飽山東人肚皮的煎餅和大餅。


    吃得飽才有力氣打打殺殺。


    吃不飽那就隻能拿命去打打殺殺,雖然吃飽了的人更加不想死,因為還惦記著下一頓,所以不一定有那個勇氣去打打殺殺,但毫無疑問的是整天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的人,心裏極其容易走向偏激。


    這種人在不關係到生與死的時候也會做出一些錯誤的決定,所以還是倉廩實而知禮儀的人更加值得信賴。


    倘若遭到入侵的是華夏大地,那麽李寧肯定會在啃完煎餅之後與來犯之敵一絕高低,但如果遭到侵略的,是希臘雅典這樣的地方,那麽李寧肯定會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一邊吃著煎餅一邊蘸醬扒蔥,準備吃下一個煎餅,順便用充滿氣血的目光欣賞這一場好戲。


    這不是沒有同情心,李寧不是聖母表,他身後是上千萬嗷嗷待哺,隨時麵臨著更大衝擊的宋朝百姓,如果行差踏錯一步,付出的就不知道是什麽代價。


    ——任何人活在這個世上,都必然背負上很多祭拜,很多心裏的壓力,很多使命之類的東西,這是人類社會的特殊性質從根本上進行決定的。單個的個體如果想要改變的話,那隻能從自己入手泯滅良知,但沒有一個正常心思的人會選擇這條路,因為他們是還會承認自己是有血有肉的人物。


    李寧的道路是堅定的,因此他隻會站在大眾的立場上靜靜的觀看著,來自希臘雅典的那些跳梁小醜們繼續表演。


    而後,他隻需要輕輕的散播出一些宣傳口號,就足夠讓他們閉嘴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宋戰世界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著作佐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著作佐郎並收藏宋戰世界史最新章節